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證監會的金融服務改革,正值國內追求“以人為本,實現共同富裕”的轉變之際。周一(7月10日),中國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削減了數千種共同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用,迅速對政府降低利率采取反應。業內人士表示,他相信這是共同繁榮相鄰的體現,支持降低人民投資成本。
基金公司回應中國證監會周末發布的聲明,承諾引導公募基金行業穩妥有序啟動收費改革,支持行業合理調整基金費率。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E Fund表示,已將旗下74只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從之前的1.5%,下調至基金資產的1.2%,旨在降低投資者的財富管理成本。它補充說,對另外一批89只基金收取的托管費將上限為基金資產的0.2%。
華夏基金、交通銀行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中歐資產管理公司(現由美國私募股權集團華平投資集團部分持股),均在單獨的公告中宣布了類似的費用下調。
此舉是幾個月來人們所期待的,正值中國在為期一年的“共同繁榮”努力的同時,推動更多“以人為本”的改革,其中監管機構還尋求將銀行和基金經理的高管薪酬限制在縮小貧富差距。
與此同時,中國股價下跌也加劇了行業內部的壓力。大多數中國普通散戶投資者對費用變得更加敏感,股票收益不再有助於抵消交易成本。
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在內的外國投資公司,紛紛爭先恐後地利用中國新興的共同基金行業,但新的費用壓力預計將引發人們對它們是否會受到改革影響的質疑。
上海基金咨詢公司Z-Ben Advisors創始人Peter Alexander表示:“過去18個月,中國業務的風險溢價已經在上升。”
他補充強調:“現在,經營該業務的預期回報面臨下行壓力。我不會說此舉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共同繁榮,但我確實相信這是共同繁榮相鄰的體現。”
中國共同基金的收費普遍高於發達市場的同類基金,根據國內券商天風證券的估計,這一比例平均為基金資產的1.43%,而晨星公司的數據顯示,美國這一比例還不到1%。
根據TX Investment Consulting的數據,2022年該行業共收取1440億元人民幣,約合199億美元的管理費。
據中國官媒報道,中國證監會預計將進一步推進收費改革,包括推出浮動費率的基金產品以及指導其他產品降費。該報稱,監管機構預計到2025年,股票型基金的總費用將比2022年的水平降低26%。
市場內部人士表示,此舉將對更依賴管理費的小型企業造成沉重打擊。
“我們絕對歡迎費用削減,因為考慮到我們的資產規模和投資專業知識,我們公司受到的打擊有限,”中國一家大型共同基金公司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
“但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痛苦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