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股市>正文

中國股市到底還能不能投?胡錫進:買股票,不要買房子 中國官媒罕見駁斥高盛研報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陷入日益加深的信心危機之際,中國一位知名網紅呼籲國人投資中國股市。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周五(7月7日)在他的微博上寫道:“中國股市雖然仍是世界第二大股市,但是總金額規模只有93.42萬億元,不到美國股市的30%,它進一步擴張的空間明擺在那里。”

“我有一種直覺,中國到了更認真把股市當成與國家經濟實力相稱的投資場所來建設的時候。因為房市繼續大規模擴張不被看好,很多老百姓手中的錢不知道往哪里去,只能存銀行,股市理應成為資金接下來的重要去向。如果資金的這種分流順利,必將促進中國建設的全面發展,也促進老百姓對發展成果的分享。”

胡錫進在推特平台上擁有2480萬粉絲。

中國股市最近幾個月表現低迷,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最初的重新上漲很快就讓位於經濟複蘇乏力。在高盛集團建議拋售中資銀行股票後,一家國有報紙罕見地對高盛的研究報告進行了反駁,這是當局對市場信心日益喪失感到不安的最新跡象。

上周,胡錫進宣布他已經以10萬元(13828美元)的初始投資在當地開設了一個股票交易賬戶,這在當時引起了網民和投資者的轟動。

胡錫進寫道:“中國是時候更認真地把股市建設成一個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投資場所了。”“或許我們需要重建政府、企業、投資機構和普通公民共同參與的股票投資文化。”

中國國有報紙罕見駁斥高盛研報

在高盛集團分析師建議拋售中國銀行股之後,中國一家國有報紙罕見地發表文章反駁了高盛的研究報告,這是中國官方試圖在經濟放緩之際對抗市場負面情緒的最新跡象。

《證券時報》周五的一篇報道援引高盛周二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市場不應該基於悲觀的假設而看跌中國的銀行,而悲觀的前提是對事實的誤解。《證券時報》稱,銀行一直在積極降低房地產貸款風險敞口,而地方政府也加大了緩解債務風險的力度。

高盛發言人拒絕就《證券時報》的報道置評。

此次公開譴責是一個新的跡象,表明中國方面對投資者信心受到侵蝕越來越感到不安。目前,經濟疲弱加劇了人們對債務壓力和金融壓力不斷上升的擔憂。這也提醒人們,華爾街銀行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關系十分複雜,因為它們在商業機會和雙邊緊張關系之間走鋼絲。

包括Shuo Yang在內的高盛分析師在報告中強調,地方政府債務給銀行利潤率帶來風險,信貸投資組合出現更多虧損,這可能削弱盈利增長,給資本積累帶來壓力,從而影響派息水平。

這家華爾街巨頭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三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給予“賣出”評級,對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給予“中性”評級,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給予“買入”建議。

中資銀行股繼周四在香港股市領跌後,周五進一步下滑,高盛的看空評估是一個關鍵推動因素。

這並不是華爾街的研究首次在中國引發爭議。上一次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去年摩根大通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一次“不值得投資”的言論,最終導致這家券商失去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級承銷商角色。這一事件突顯出,全球銀行在擴大在華業務的同時,仍要讓客戶獲得有關中國動蕩市場的坦率研究,它們必須把握好一條棘手的道路。

近年來,華爾街在中國一度雄心勃勃的願景面臨着現實的考驗,經濟低迷和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的打壓迫使它們重新思考戰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正在縮減利潤目標和擴張計劃,而隨着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加劇,一些公司已經準備退出。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