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航運巨頭砸重本購新船 稍不留意創900億美元訂單 行業大亨憂“運力過剩”近在咫尺?

文 / IreneLim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將疫情中獲得的暴利投入到新船舶的訂單中,其中主要來自韓國和中國造船廠的新型號上。這使得以驚險的繁榮與蕭條循環而聞名的航運行業在近期經濟衰退中,變得更加脆弱。

MSC 地中海航運公司、A.P.穆勒-馬士基公司、CMA CGM SA 和Hapag-Lloyd AG 等集裝箱運輸公司均得到了歐洲億萬富翁的支持,正在將新冠疫情期間,所獲得的創紀錄利潤投入到新船舶的訂單中,其中主要來自韓國和中國造船廠的新型號上。如此一來,將推高全球訂單至曆史水平,據估計將近 900 億美元。

然而,隨着運費價格徘徊在盈虧平衡點以下,以及對產能過剩的擔憂重新出現,這個飽富爭議性的周期性行業已經發生了逆轉。

提供船舶融資的丹麥船舶融資公司首席執行官 Erik I. Lassen 表示:“已經訂購了太多大型集裝箱船。” 他還指出,現在開始交付的話,供應鏈運行更加順暢,貨運需求已恢複到新冠大流行前的水平。

“有些船東——噸位提供商——會竭盡全力。” “盡管過去幾年航運業已經盈利,但累積的收益遠遠不足以為未來十年新技術和船舶的投資提供資金。”

前景陰雲密布?

對於這些大亨來說,們的公司已經開始對未來幾個月做出一系列負面預測。 周五(7月28日),億萬富翁魯道夫·薩德(Rodolphe Saade)及其家人控制的法國達飛輪船公司對市場狀況惡化發出警告,並表示新的船舶運力“可能會對運費造成壓力”。

本月早些時候,以星綜合航運服務有限公司 (Zim Integrated Shipping Services Ltd.) 因運量增長低於預期且運價疲軟,下調了 2023 年財務前景。

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 )預計,今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可能萎縮 2.5%,並警告下半年出現的供給側風險。德國 Hapag-Lloyd 表示,今年和明年的供應可能會超過需求。

總體而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貿易量僅增長 2%,較 2022 年預計的 5.2% 大幅下滑。

(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彭博社)

在此背景下,德魯里海事研究公司(Drewry Maritime Research)截至 7 月 1 日的新集裝箱船訂單已達 890 艘,占當前全球以 20 英尺當量集裝箱單位計算的運力的 28%。

根據德魯里最新的集裝箱預報,僅今年的交付量預計將增加 175 萬標準箱,約占拆解調整前船隊總數的 6.6%,並預計明年淨新增產能將創紀錄地增加 182 萬個標準箱,到 2025 年將增加 140 萬個標準箱,達到 3050 萬個標準箱,比十年前增長近 55%。

Blue Alpha Capital 創始人、行業資深人士 John McCown 表示:“我們正在關注集裝箱運輸曆史上最大的訂單。” “他們已經清理了資產負債表,現在正在進行再投資。”

/> />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