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8月8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下稱《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周二(8月8日)發布的《規定》,中國計劃限制企業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轉而使用非生物識別的個人識別方法。
擬議的政策要求使用人臉識別的個人同意和特定目的。
征求意見稿提出,“如果有非生物特征驗證技術可以實現類似的目的或業務需求,則應優先采用這些非生物特征驗證方法。”
然而,在某些行政情況下,不需要個人同意,意見稿沒有具體說明。如果使用人臉識別,擬議的規則鼓勵使用國家系統。
征求意見稿要求,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設置顯著提示標識。
其他國家的監控系統也在部署人臉識別技術。
在美國,去年年底,一個人臉識別系統阻止一名婦女進入無線電城音樂廳,因為該音樂廳的運營商麥迪遜廣場花園娛樂公司說,她是一家涉及對該公司訴訟的公司的律師。
中國的商家已經嘗試在便利店使用人臉識別進行支付。
一些公寓小區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房客只需掃描他們的臉就可以進入。北京的一些地鐵轉門安裝了似乎是面部識別掃描儀,但它們仍然被掩蓋。
在高鐵車站,中國身份證持有者只需刷一下與車票相關的身份證就可以進入火車站和平台——有時還需要人臉識別的幫助。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其征求意見稿中表示,機場、酒店、車站、銀行、體育場館、展覽館和其他商業機構不應使用人臉識別來驗證個人身份,除非法律要求。
該意見稿沒有具體說明法律的要求,但表示企業不應要求人們使用人臉識別來獲得更好的服務。
該意見稿稱,建築管理部門不能將人臉識別作為人們進出的唯一途徑,並指出,如果個人不同意面部識別,管理部門應提供其他“合理、方便”的方法。
意見稿規定,酒店房間、公共浴室、更衣室和浴室不得安裝收集圖像或個人信息的設備。
該草案將於9月7日前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上周,中國網絡安全監管機構發布了限制未成年人手機屏幕時間和提高個人數據保護要求的規定草案。擬議的規則公開征求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