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政府刺激效果令人失望!中國經濟惡化令在華經營美國企業遭殃 高管警告進一步麻煩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4日報道,中國日益加深的經濟下滑勢頭正在損害深深紮根於中國的美國大公司的命運,對期待已久的中國疫後複蘇能否實現,杜邦、卡特彼勒等一些美國公司愈發感到悲觀。

(截圖來源:《華爾街日報》)

中國境況不佳的制造業、建築業和出口行業的企業報告銷售疲軟。在某些情況下,它們警告稱,隨着經濟增長接近停滯,經濟數據黯淡,還會出現進一步的麻煩。

從化工巨頭杜邦(DuPont)和陶氏(Dow),到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重型設備供應商,一系列公司的業績都顯示出增長放緩的跡象。一些企業對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表示失望,並下調今年的銷售預期。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丹納赫公司(Danaher)首席執行官Rainer Blair在談到該公司生物加工設備銷售下滑時說:“中國的訂單第一季下降了20%,第二季下降了40%,但6月份實際上下降了50%。坦率地說,我們認為下半年情況不會好轉。”

Blair指出,外國投資下降和疫情後產能過剩是需求疲軟的原因。他說,丹納赫公司今年第二季該在中國的總銷售額下降了10%。該公司去年315億美元的營收中約有13%來自中國。

一些企業高管警告稱,由於其他地區的客戶也感受到中國需求減少的痛苦,導致訂單減少,全球其他地區的收入下降,這可能會產生全球性的連鎖反應。

這種痛苦感覺並不均勻。與國內旅遊業等複蘇行業相關的公司業績有所改善。連鎖酒店萬豪(Marriott)報告稱,隨着國內旅遊的反彈,其在中國的客房需求激增,並補充稱,目前每間客房的收入比2019年更多。

星巴克(Starbucks)8月2日說,最近一個季度在華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51%,而此前一個季度為增長3%。蘋果公司(Apple)公布了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在內的該地區創紀錄的營收。

中國經濟在去年12月突然結束新冠清零限制後重新開放,這激發高管們對全球都能感受到的反彈的希望。然而,在短暫的經濟反彈之後,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數據開始惡化。

制造業活動萎縮,出口下滑,消費者信心仍然脆弱,青年失業率升至曆史新高。更令一些企業擔憂的是,最近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價格出現不尋常的下降,這引發人們的擔憂,即中國可能正進入需求逐漸減弱的通縮螺旋。

化學公司陶氏化學首席財務官Howard Ungerleider上個月表示:“新冠清零限制措施結束後預期的經濟反彈尚未完全實現。”該公司將第二季收入下降歸咎於中國經濟複蘇緩慢,導致其產品降價。

與此同時,其競爭對手杜邦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第二季中國現有業務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4%,主要原因在於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杜邦對投資者表示,這些不利因素促使該公司決定下調今年下半年的整體增長預期。

杜邦首席執行官Edward Breen說,公司預計中國市場的增長最終會加快,但會晚於預期。他說:“目前中國的工業經濟確實發展緩慢。”

《華爾街日報》上周六報道稱,杜邦公司去年將其可持續材料業務出售給一家中國公司一事,已經引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調查。

卡特彼勒高管今年早些時候預測,該公司在華銷售將低於正常水平;中國市場通常占該公司收入的5%至10%。

8月1日,卡特彼勒首席執行官James Umpleby表示,由於該公司重型挖掘設備的銷售下滑,這種前景最近進一步惡化。重型挖掘設備是該公司在中國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Umpleby說:“我們現在預計中國業務將進一步疲軟。”

盡管北京政策制定者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包括一系列旨在刺激貸款的降息措施,但中國整體經濟仍然表現低迷。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迄今為止的刺激措施收效甚微,一些公司高管對迄今為止的刺激措施沒有取得更多成果表示失望。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官員們正在計劃進一步的措施,包括可能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新的基礎設施支出,並努力提振該國疲軟的房地產市場。

利安德巴賽爾工業公司(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首席執行官Peter Vanacker在談到該公司第二季在華業績時表示:“市場並沒有反映出最初的刺激措施帶來多少好處。”該公司公布,該季度在中國的收入下降22%。中國是該公司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第三大市場。

工業零部件供應商派克漢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 Corp.)副董事長Lee Banks也表示讚同:“我們看到的所有刺激措施實際上並沒有滲透到任何重大的經濟活動中。”

這家總部位於克利夫蘭的公司表示,盡管對中國經濟複蘇的速度感到失望,但該公司最近最疲弱的海外市場是在其他地方:德國、奧地利和瑞士。Banks說,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客戶將產品出口到中國。Banks稱:“中國出口市場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中國並沒有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反彈。”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報告類似的動態,該公司首席執行官(Ganesh Moorthy指出:“歐洲市場即將出現放緩的早期跡象,而我們的一些歐洲客戶依賴於向中國等國家的出口,加劇了這一趨勢。”

Moorthy說:“整個7月份,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的複蘇。”他形容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遠弱於我們的預期。”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