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歐美連傳壞消息!美數據“造假”遭實錘?金融市場短線坐上“過山車”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8月23日),美國和歐洲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均表現不佳:歐元區經濟活動收縮幅度超過預期,創下33個月以來的新低;美國8月份標普全球制造業PMI初值跌至47.0,為兩個月低點。與此同時,美國勞工統計局初步估計美國截至今年3月份的一年內的非農就業人數將被下修30.6萬人。受此影響,美元指數一度升至6月8日以來的最高點103.98,現回落至103.50一線交投,歐元和英鎊等主要非美貨幣則先抑後揚。

8月初,美國商業活動以6個月來最弱的速度擴張,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接近停滯。

標普全球周三報告稱,由於制造業繼續萎縮,服務業活動降溫,8月份標準普爾全球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下降1.6點至50.4。該指數高於50表明經濟在增長。

(圖源:彭博社)

這一數字引發了人們對近期零售銷售強勁勢頭能否持續的擔憂。服務業活動放緩至六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工廠和服務提供商的新業務都出現惡化。

標準普爾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跌至47.0,低於7月份的49,預期48.9。制造業活動已降至兩個月低點。

與此同時,服務業活動弱於預期,從上月的52.3降至51.0。經濟學家預計該指數將在52.1左右。服務業活動已降至六個月低點。

(圖源:彭博社)

這些擴散指數高於50被視為經濟增長的信號,反之亦然。指數在50以上或以下越遠,變化率就越大或越小。

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企業報告稱,面對高價格和不斷上升的利率,需求似乎越來越疲軟。”

威廉姆森評論稱,美國8月份商業活動近乎停滯,引發了對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力度的懷疑。調查顯示,第二季度由服務業推動的經濟加速增長勢頭已經消退,同時工廠產出進一步下滑。企業報告稱,面對高物價和不斷上升的利率,需求似乎越來越疲軟。隨着企業根據不斷惡化的需求環境調整運營產能,8月份企業新訂單的下降可能導致9月份產出萎縮。在8月份就業近乎停滯之後,未來幾個月招聘活動也可能很快轉向裁員。與此同時,工資壓力上升以及能源價格上漲推高了投入成本通脹,這將引發對未來幾個月CPI粘性的擔憂。有利的一面是,疲軟的需求開始限制定價權,這應該有助於將通脹控制在3%左右。

該報告提供了有關通貨膨脹的喜憂參半的消息。工資和原材料成本加速上漲,但由於企業試圖刺激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價格漲幅略有放緩。

需求不溫不火、訂單減少以及積壓訂單不斷減少,促使一些美國公司減少員工數量,另一些公司則控制招聘。因此,該組織的就業指標接近停滯,降至2020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平。

樂觀的一面是,受利率和通脹企穩的希望提振,企業對前景更為樂觀。

標普全球針對歐元區的另一項數據顯示,在歐洲,私營部門活動以2020年11月以來的最快速度萎縮。

由於服務業活動進一步顯著下降(制造業產出指數的改善僅部分抵消了這一下降),8月份歐元區私營部門活動收縮加劇,綜合PMI初值下降1.6個百分點至47.0,低於普遍預期的48.5。

(圖源:彭博社)

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內,美國就業人數的增長可能不如此前公布的強勁。根據該部門的初步預測,在此期間,新增就業人數可能會被向下修正30.6萬人,這一下修幅度小於部分經濟學家的預期。最終的修正數據將於明年初公布。

去年,美國政府的就業報告顯示,幾乎每個月的就業增長都高於預期。這種持續的強勢一次又一次讓經濟學家感到意外,也是美聯儲穩步加息背後的一個關鍵原因。雖然初步估計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勁程度被誇大了,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美國就業市場富有彈性且強勁的局面,盡管就業市場正逐漸降溫。下調幅度最大的是運輸和倉儲,以及專業和商業服務行業。零售和批發貿易就業人數預計將被上調。

歐洲和美國疲軟的制造業數據令交易員對今年的加息預期有所回落,目前預計2024年及以後還會有更大幅度的降息。與美聯儲11月議息日期掛鉤的OIS目前預計政策峰值在5.445%左右,周二收盤時為5.46%,這是對今年加息預期的小幅下調。進一步來看,預計明年年底前將進一步降息約110個基點,而周二收盤時為95.5個基點;預計到2024年7月會議前將額外降息兩次,而周二收盤時預計到2024年9月會議前會降息兩次。對今年9月會議的定價變化不大,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約為16%,周二收盤時為20%。

股市

由於債券收益率下降,美國股市周三小幅走高。眼下,交易員正關注人工智能(AI)軟件熱潮前沿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公司(Nvidia Corp.)的財報,該公司將在收盤後公布財報。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漲63點,漲幅0.2%。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6%,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

(標普500指數30分鍾走勢圖,來源:FX168)

有消息稱,歐元區經濟活動收縮幅度超過預期,創下33個月以來的新低,歐洲和美國債券收益率下跌,令股市受到提振。周一,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16年高點,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上升被認為是科技股主導的股市全面回調的原因。

周三早盤,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近11個基點,至4.217%,延續了受歐洲影響的跌勢,此前美國PMI數據弱於預期。

美國8月標準普爾PMI初值為47,低於7月的49。該指數低於50表明經濟活動在收縮。服務業PMI指數從之前的52.3降至6個月低點51。

不過,周三市場的主要關注點還是英偉達的財報,該公司將在收盤後公布財報。

英偉達的股價今年已上漲212%,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漲幅為14.3%,這家芯片制造商的股價體現了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的熱情和對人工智能的興奮,這兩股熱情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共同推動了股指的走高。該股最新下跌3.2%,但本周迄今累計上漲逾4%。

分析師表示,英偉達的數據和預測可能會在短期內決定更廣泛的市場情緒。

“如果公司盈利再次表現出色,業績指引再次強勁,將有助於重新點燃最近幾周停滯不前的科技股漲勢。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我們預計短期市場將出現波動,”deVere集團首席執行官Nigel Green在電子郵件評論中表示。

英偉達股票期權的定價顯示,交易員認為該股在本周剩下的時間里可能會上漲約10%。

Hargreaves Lansdown資金和市場主管Susannah Streeter表示:“這家芯片巨頭的數據和前景將引發一場劇烈波動。”

Green警告說,在對人工智能的熱情推動下,圍繞英偉達和其他大型科技股的炒作可能會達到危險的水平,“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投資者認為這些股票是積累長期財富的靈丹妙藥——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它們本身不是。”

匯市

歐元區和英國黯淡的商業活動數據一度令歐元和英鎊兌美元重挫,將美元推升至兩個月高位。

由標準普爾全球編制的HCOB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從7月份的48.6降至8月份的47.0,為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服務業分項指數從50.9降至48.3,為今年以來首次低於榮枯分水嶺50。

德國綜合PMI降至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制造業產出下滑加劇,同時服務業活動再度萎縮。

德國數據公布後,歐元/美元一度跌至1.0802,為6月15日以來的最低水平,現回升至1.0851一線交投,日內由跌轉升。

(歐元/美元30分鍾走勢圖,來源:FX168)

北歐聯合銀行(Nordea)首席分析師Niels Christensen表示:“服務業活動大幅下滑,我們看到歐元環境疲軟。”

“如果通脹數據繼續放緩,那麼歐洲央行可能會在9月份暫停緊縮周期。”

英鎊/美元的情況也類似,一度跌至一周多來的最低水平1.2621,現反彈至1.2700略下方交投。此前標準普爾全球/CIPS采購經理人指數8月份跌至47.9,為2021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調查還顯示價格和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這種組合……應該給英國央行在9月份做出下一次利率決定之前提供一些思考的機會,並表明加息不再是必然的,”EY ITEM俱樂部首席經濟顧問Martin Beck說。

數據公布後,美元升至兩個月高位,投資者期待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在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的講話,以尋找有關貨幣政策路徑的線索。

美元指數一度升至103.98,為6月8日以來的最高點,現回落至103.50一線交投。該指數衡量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匯率,對歐元的權重最大。該指數8月份上漲了2%,有望結束連續兩個月的下跌。

(美元指數30分鍾走勢圖,來源:FX168)

最近一系列強勁的美國經濟數據幫助緩解了人們對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的擔憂,但由於通脹率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投資者擔心美聯儲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將利率維持在較高區間。

“鮑威爾沒有理由關閉進一步加息的大門,或做出進一步加息的堅定承諾,”Nordea的Christensen表示。

“美國經濟正在放緩,但比歐洲要好得多,這可能會讓美元占上風。”

市場預計,美聯儲在下個月的政策會議上保持不變的可能性約為85%,但美聯儲在今年年底前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一直在小幅上升。

與此同時,美元/日元下跌0.8%,至144.61低點,但距離上周觸及的9個月高點146.565不遠,這讓交易員們提心吊膽,密切關注任何幹預的跡象。

美元/日元去年升穿145日圓後,引發了市場幹預。市場越來越多地猜測,如果日元進一步走弱,日本政府可能很快會再次入市支撐日元。

“盡管美元/日元接近去年秋季的匯市幹預水平,但我們認為幹預低於150的可能性不大,並認為該貨幣對需要接近155,日本財務省才會考慮扣動扳機,”瑞穗資深分析師Colin Asher表示。

令投資者擔憂的另一種亞洲貨幣是人民幣,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下跌逾5%,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擔心中國房地產危機不斷加深,這給中國在疫情後步履蹣跚的經濟複蘇帶來了進一步的下行壓力。

周三,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7.2870,最新報7.2899。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