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房地產危機的打擊將大量小企業主拖入絕境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紐約時報報道說,中國像恒大和碧桂完這樣的房地產公司,已經拖欠了大量供應商的款項,把很多小企業拖入了絕境。

ivanfordr, CC BY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蘭明強(音)曾經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繁榮的受益者,如今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房地產危機的犧牲品。

碧桂園的財務危機,導致他無法為即將上七年級的兒子支付學費。碧桂園欠他的公司 2.1 萬美元,這家公司主要生產建築工地上的圍欄和廣告牌。

現在,碧桂園距離違約還有幾天時間,這筆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遙不可及。

蘭說:"如今,房地產很難做。"

他最近放棄了生意,離開了在南方城市重慶的家人,到鄭州向遊客兜售小吃謀生。

根據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Research) 的數據,作為一個群體,供應商至少有 3900 億美元的款項在等待支付。這只是保守估計,實際數字可能更大。

房地產市場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就業機會創造者,也讓地方政府富裕起來,並創造了家庭財富。但是,監管機構為化解房地產泡沫而采取的措施,以及中國經濟的放緩加速了危機,而這場危機正在蔓延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很多與房地產相關的企業無法回款,工人們拿不到工資。這些人包括油漆工、水泥匠和建築商,以及房地產中介和為售樓處提供家具的公司,他們在開發商的優先回款名單上排名靠後,但卻是住房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們想要他們的錢,並正在采取行動。向地方當局提出的訴訟和投訴堆積如山。建築工人在被鐵鏈鎖住的空工地上張貼抗議標語。

一個標語寫道:"拖欠工資是可恥的"。

"碧桂園,還我血汗錢,"另一個標語寫道。

劉耀南(音)是廣東省的一名房地產經紀人,他對碧桂園是否會支付工資沒有多大信心。去年,他只收到了平時傭金的四分之三,還被拖欠了近 8000 美元。

他說,他曾多次撥打碧桂園的投訴熱線,但接聽電話的人除了記下他的不滿外,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劉說:"這對房地產中介公司是不公平的,因為一旦開發商出現債務危機,制度首先保護的是購房者。其他材料商、代理商和工程師基本上拿不到錢"。

房地產危機加劇了中國經濟的壓力。多年來的封鎖和其他預防房地產泡沫的措施,已經對消費者造成了壓力,他們的消費正在減少。企業減少了招聘。買房的人越來越少。

碧桂園命運的突然逆轉,比任何其他公司都更能說明這種經濟壓力的嚴重性。就在一年前,碧桂園還是中國銷售額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也是供應商和貸款人可以收到回款的少數幾家私營房地產公司之一。

但過去六個月銷售額的下降將這家公司逼到了絕境,8 月份,碧桂園舉起了雙手。

碧桂園拖欠了兩筆小額債券利息。如果到 9 月初寬限期結束時,碧桂園仍未能支付這些款項,那麼將加入一長串違約的私營房地產公司行列。

碧桂園還披露,今年前六個月的損失可能高達 76 億美元。

碧桂園從成功到瀕臨破產的搖擺不定,加深了人們對中國開發商瀕臨絕境的擔憂,由於監管機構試圖限制銀行融資,許多開發商幾年來一直處於壓力之下。

起初,一些開發商還能堅持下去,即使他們未能履行自己的義務。他們找到了其他方法來補償供應商。2021 年拖欠數千億美元債務的中國恒大,用未完工的公寓代替現金償還了部分供應商,理由是供應商可以通過出售公寓來收回欠款。

如今,即使是以物易物也不再是一種選擇。

一家園藝公司的經理韓濤(音)說:"這樣的公寓已經沒了,我們拿不到了。"

對韓來說,反正公寓也沒什麼用,現在也沒人買。他的公司多年為大型房地產項目提供櫻花樹和金合歡,殃在他和同事們更謹慎了,其中一個變化是他們只接受預付現金的工作。

他說:"我們保持小規模經營。"

在微博上,建築工人們抱怨工資被拖欠。一些人貼出了訴訟文件的圖片。還有一些人展示了他們向地方政府投訴的記錄。許多人感到絕望和挫敗感。

廖紅梅(音)花了數年時間打官司,試圖從中國恒大獲得 69 萬美元。也贏了,但是她認為,像她這樣規模的企業可能永遠也拿不到欠款。

廖女士說:"我們這些小供應商沒有發言權。"

十年前,她成立了一家成功的公司,為恒大在江蘇省的銷售辦事處提供營銷和裝修服務。

長期以來,豪華售樓在為房地產行業中發揮着關鍵作用。大多數公司在項目完工之前就出售公寓,由客戶預付房款。

在售樓處內,西裝革履的經紀人通常會向潛在買家推銷各種公寓。住宅小區的微縮模型,讓人感受到小區建成後的模樣。參觀通常裝飾豪華的樣板房,向他們推銷一種生活方式。

據廖女士介紹,大約在 2016 年左右,恒大開始發行商業承兌匯票,承諾在六個月內付款。隨後,在 2017 年,恒大開始簽發一年期的匯票。廖女士拿到錢的時間越來越長。但她說,直到 2021 年公司拖欠債務前,錢還是沒有斷過。

現在,廖的企業瀕臨破產。她起訴恒大並勝訴,但卻拿不到錢,因為政府正在監督公司重組,首要任務是確保恒大完成出售的公寓。

去年,恒大稱已竣工 30 萬套,根據其 2022 年的業績,還有 72 萬套未竣工。

8月17日,恒大申請破產保護,並表示已接近與一些最大的債權人達成協議。在停牌 17 個月後,恒大股票於周一在香港恢複交易。該股暴跌 79%。

但對於像廖這樣的小企業主來說,希望並不大,因為她排在銀行、債權人和要回款的公司隊伍最後面。她說,許多提起類似訴訟的同行都放棄了,她希望恒大在完成其拖欠購房者的公寓工程後,還能為像她這樣的人留下一些錢。

廖說,能給多少就給多少,她要求不高,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