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投資者對國內股市疲軟、地緣政治風險和人民幣貶值的幻想破滅,紛紛將資金投入有海外資產敞口的投資產品,這也有助於他們的投資組合多樣化。
散戶資金湧入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下發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共同基金。QDII是中國資金投資海外的為數不多的渠道之一,這使得這些基金的管理公司爭相在這個受到嚴格管理的計劃下爭取更多配額。
分析師稱,那些投資於QDII產品的投資者不再滿足於只投資於香港股市,而是在中國經濟步履蹣跚之際,尋求能讓他們進入美國、日本甚至越南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基金。
晨星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今年已推出創紀錄的38只QDII基金,超過了2022年推出的31只基金。
“對美國股票的需求從去年年底開始出現,今年由於利潤豐厚的回報而加強。這只納斯達克ETF賣得特別好,”上海基金咨詢公司咨奔商務咨詢(Z-Ben Advisors)的研究主管施伊凡(Ivan Shi)表示。
基金經理說,大約1655億美元的QDII總額度幾乎已經用完,而且由於國內投資者尋求替代國內股市和房地產價格下跌的投資渠道,市場對QDII的需求還在增加。
今年以來,資金一直在流出中國,不僅是通過QDII基金,還通過與香港的“股票通”和“債券通”,這給當局穩定人民幣匯率、提振信心的努力增添了難度。
藍籌股滬深300指數是今年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股指之一,在2022年暴跌22%之後,今年又下跌了約2%。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下跌了5%以上。
相比之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今年迄今上漲4.3%,納斯達克指數上漲約30%。
QDII額度
資產管理公司發現,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在批準進一步的QDII額度方面進展緩慢,今年已經分兩輪批準了58億美元的額度。
由螞蟻金服支持的天弘資產管理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三款QDII產品,分別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海外高端制造業股票和海外電動汽車股票。在越南投資的基金規模今年創下曆史新高。
正在籌劃新的QDII產品的天弘基金在7月份獲得了1.2億美元的新QDII額度,低於其預期。
天弘國際業務主管劉東(音)表示:“許多資產管理公司最近感到,它們的離岸投資額度不足,想要更多。”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中國宏觀策略主管Becky Liu認為,QDII額度的發行已經放緩,作為穩定人民幣的一部分,監管機構可能會抑制海外投資。
消息人士上周對路透表示,中國已要求國內銀行通過債券通減少資金外流。
劉東預計資本外流可能達到曆史最高水平,並表示眼下情況跟2015年人民幣貶值時的大規模流出不同,“當時是由那些灰色地帶的交易驅動的。”
“這一輪談判主要是通過合法渠道進行的。而不是外國資本出售中國股票,這一次是中國投資者的對外投資。”
巨大的需求
2006年推出的QDII計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計劃一樣,仍是中國內地投資者重要的境外投資渠道。
中國資產管理協會(AMAC)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火爆的需求推動QDII共同基金的總規模首次超過人民幣4000億元(合548.5億美元)。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今年7月,市場上共有255只QDII共同基金。
今年上半年,規模最大的QDII ETF之一廣發納斯達克100 ETF管理的資產規模躍升48%,至人民幣170億元,而其他一些受歡迎的QDII基金,如易方達的標普信息技術指數基金和標普500基金,不得不在今年早些時候暫停認購,以控制基金規模。
在中國經營着規模可觀的跨境業務的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表示,投資者對離岸基金的興趣日益濃厚,該公司將於9月推出一只新的納斯達克100 QDII基金。此前,該公司專注於日本的股票基金在2023年上半年增長了兩倍多。
摩根大通中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Desiree Wang表示:“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由於在岸投資者的全球多元化需求,投資者的興趣將會持續下去。”
從事信息技術行業的個人投資者Tracy Liu今年3月投資了一只專注於印度的QDII基金。
他押注印度將成為下一個中國,“印度與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着良好的關系,因此處於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