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在流动性紧缩令市场恐慌后,眼下,中国各银行争相融资,密集发行同业存单以补充流动性。
中国各银行增加对短期资金的借入,这一迹象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在最近的流动性紧缩后试图安抚交易员,但对现金短缺的担忧仍很严重。
10月以来中国政府债券供给陡增,叠加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增长较快,令银行体系负债端近期承压,中国银行业因此密集发行同业存单以补充流动性。
本周,境内银行将同业存单(NCD)(一种期限从1个月到12个月不等的债务形式)的发行量增加了一倍,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这是有记录以来此类债务的最大单周发行量。
尽管NCD市场的借贷成本处于六个月高位,但投资者仍在大举买进。甚至一些政府支持的银行——由于违约可能性较低,它们通常享有较低的利率——也选择支付更高的利率。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CBC)以2023年的最高收益率发行6个月期票据。
上周,当一些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不得不以50%的利率借入短期现金时,流动性严重紧缩的噩梦一度变成了现实。
今年以来,汇率因素牵制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手脚,而共计逾2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和新增国债发行则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形成较大压力,近期资金利率波动加大,10月末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更是在跨月之际突然“断弦”,少数非银机构的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触及50%。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PBOC)试图安抚紧张情绪,称利率飙升是暂时的,但对现金短缺的担忧仍然存在,因为政府将在年底前通过发行债券,以支持经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银行增加贷款并购买更多政府债券之后,“中国银行业仍然大量需要现金”。他表示,这促使它们出售更多可转让定期存单,融资成本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11月初资金价格出现回落,但市场对后续资金面波动仍保持高度关注。中国央行尚未进一步降准,仍仅主要依赖逆回购操作调剂市场资金余缺,因此在银行中长期资金缺口加大的情况下,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行。
随着中国重新陷入通缩,中国央行在放松政策方面处于比其他央行有利得多的地位。但中国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之大,足以推动货币市场波动。
根据彭博对官方数据的计算,今年10月,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以今年最快的速度发债。此外,年中对财政预算的一次罕见修订,允许当局额外发行1万亿元的主权债券,以支持2023年的经济增长。
“政府加速发债,相当于将巨额流动性从银行体系抽回财政口袋。经济仍处于复苏的早期阶段,流动性紧缩可能会破坏这一切。我们相信政策制定者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点,”瑞穗证券亚洲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周雪表示,预计中国央行将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以补充银行流动性,同时通过逆回购和MLF注入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