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年增6.5%,展現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經濟強勁反彈。高盛卻預測中國未來幾個月的增長可能會放緩,首季結束後A股投資者需要謹慎關注政府收回寬松政策,以及國內疫情卷土重來的趨勢也不容小覷。
高盛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安德魯·蒂爾頓(Andrew Tilton)指出,中國決策者對迄今為止的經濟複蘇感到滿意,並開始在某種程度上撤回政策刺激。再來就是當地再度爆發疫情,由於面臨兩方面的風險,未來幾個月中經濟將放緩。他說道:“如果情況持續順利進行,那我們可能會有通貨膨脹的風險。我預計中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將會有驚人增長,但風險仍然無法被排除。”
在解釋中國決策者必須撤回刺激措施時,蒂爾頓補充道:“信貸增長放慢,財政赤字到來,近來流動性緊縮,以阻止他們認為的市場過度投機。”
談到卷土重來的新冠疫情,基本論點是中國已實現正常化。但蒂爾頓認為,如果新冠病毒重新傳播,則存在更多的負面影響。目前未達到采取更大限制措施的程度,因此所顯現的負面影響較低微。他繼續稱:“中國必須恢複正常的是經濟服務業,眾所周知在許多國家,服務業仍然受到病毒限制的制約。”
蒂爾頓期望市場在接下來的六至九個月內,保持在兩大風險能保持在相對令人滿意的區間,但他認為市場有可能還是會受到其變化所影響。就地區增長而言,蒂爾頓對亞洲貿易複蘇的力量仍然充滿信心,這反映全球範圍內工業活動的回暖。
他說道:“今年,經濟中的貿易商品部門相對不容易受到與病毒有關的限制,因此已經非常迅速地恢複了,我們能在貿易量和價格中看到這點。總體而言,亞洲地區的增長維持樂觀態度,但不排除中國有可能會處於低於共識的情況。”
談到中國市場,人民幣匯率也持續受到投資者關注。交通銀行台北分行發布最新人民幣周評指出,上周美聯儲的新年首次決議按兵不動,保持聯邦基準利率及超額準備金率不變,且每個月至少購買800億美元國債和400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符合市場預期。但同時,由於市場擔憂加劇,刺激避險需求增加。
相比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從5月27日最高7.1967元,一路狂奔至6.4113元,升值幅度已經超過12%。截至截稿前香港時間11時56分,人民幣兌美元至6.4592元。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溫和寬幅波動,主要受益於中國對疫情的有效管控使得經濟迅速恢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2021年經濟增速將達到8.1%,已經恢複到疫情前的趨勢增長水平。接下來人民幣匯率近期可能繼續保持區間高位盤整,再次大幅升值的機會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