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廣東法院首次在網站中,發布“互聯網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案例,騰訊和網易都被列入濫用市場支配清單。隨着阿里巴巴集團遭到中國監管局重磅罰款,騰訊被視為下個目標對象,日前發布聲明承諾反壟斷後,其監管擔憂仍受高度關注。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首次發布互聯網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案例,而入選的10大案例涉及網絡遊戲、網絡直播、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新興產業,涵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競價排名、數據抓取、商業詆毀、侵害商業秘密、集體形象商品化權益保護等與互聯網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內容。
近年來廣東法院受理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和壟斷糾紛案件逐年攀升,2020年審結該類型案件達897件,同比增長10.9%,約占全國20%。
廣東法院指出,此次所公布的案例中,華多公司訴網易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是全國首例直播平台訴遊戲廠商壟斷案件,該案規範了網絡遊戲及遊戲直播市場競爭秩序。
再來就是備受矚目的微源碼巨頭騰訊,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明確互聯網服務壟斷應以涉訴行為具體指向商品或服務界定相關市場。
騰訊被視為阿里巴巴之後,中國監管部門的下個目標。騰訊的手機業務基本面強勁,所受到的影響應較輕,但也因着手遊業務占騰訊營收近30%,占比過高埋下隱憂。為避免淪落成中國監管目標對象,騰訊在聲明中承諾,將避免采取包括排他性安排在內的反競爭做法。時富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表示,對比近期走勢強勁的美股,相反港股和A股某程度上則受內地銀根所影響。
首批向社會公開《依法合規經營承諾書》的12家中國企業有京東、百度、美團、字節跳動、拚多多、奇虎360、唯品會、蘇寧易購、叮咚買賣等。而第二批則包括騰訊、滴滴、快手、嗶哩嗶哩、每日優鮮、國美在線、盒馬鮮生、攜程等。
截至目前,已經有23家中國企業承諾保護其消費者權益,並放寬對平台的控制權。彭博更稱,中國政府擔心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Jack Ma)等互聯網巨頭的影響力日增,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北京當局就將其龐大的技術領域推向高潮。
深圳精英商標事務所訴百度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則明確“競價排名”侵權判定標準及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商的責任承擔。
廣東高院負責人表示,法院下一步將繼續依照依法規範互聯網市場主體經營行為,通過司法裁判,促進互聯網領域形成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為推動互聯網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