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州到溫哥華的路有多遠?
Q女士的答案是,比停機坪到機場出口的距離只遠一點點。
北京時間8月17日15時15分,Q女士搭乘的南航廣州-溫哥華的航班起飛了。11個小時後,溫哥華當地時間11:24時,航班安全落地,1萬多公里的路算下來平均每小時900多公里,第一次陪孩子來加拿大留學的Q女士表示很滿意。
但她不知道漫漫長路從下飛機才開始,接下來她和11歲的兒子將直立行走6小時。
根據南航官網的介紹,執行廣州溫哥華航班的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商用客機空客A-380。在南航手里,這種機型共設506個位。 包括70個全平躺公務艙座位、76個公務艙座位,8個包廂式頭等艙座位及352個經濟艙座位。
Q女士自認資產狀況尚可,訂機票的時候本打算為自己和孩子選兩個普通公務艙,可以半躺半臥睡到溫哥華,但是7萬一張的機票還是嚇退了Q女士,這錢都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
退而求其次的Q女士最終以1.6萬一張的價格買了兩張經濟艙,在廣州機場排隊時,其他旅客還誇她買的便宜,但不想行李超重,微笑的南航地勤溫婉地問Q女士,您是把行李拿下來,還是給它們補一張5600元的貨艙票呢?
看着賬單火大的Q女士其實沒啥好選的,巨無霸規格的托運箱已經在行李傳送帶上了,自己打的包拚了命也要帶到溫哥華。

3.76萬元人民幣,這就是Q女士在“旺季”出行的代價。
哪怕等到9月份,同一航班的機票都能直降到9000元,到了10月,4000元就能廣州直飛。
都說國際學生從北美撤退,但看着座無虛席的飛機,Q女士覺得新聞報道都是扯淡的,留學北美的大潮就像在過去一年遇到了水壩攔截,破堤之後反而更凶猛。
原定15時起飛的航班延誤了15分鍾,起飛後預計到達時間更新成了當地時間中午12點,但機組或許知道大家焦急的心情,飛着飛着就到了YVR機場上空,停到停機坪的時候是11點24分。
Q女士說,走南闖北多年,但是500人一起下飛機的場面還是頭一次見到,這可是普通大飛機兩個航班的載客量,看着大家口罩遮不住的青春氣息,Q女士判斷,這架航班上留學生是絕對主力。
事後證明,Q女士的判斷沒毛病。
溫哥華時間12:29分,Q女士順利通過加拿大海關的考驗,健碩的官員嚴肅警告Q女士,入境後要居家隔離14天,期間不能亂走亂動否則有可能面臨監禁和最多數十萬加元的罰金。
Q女士一邊答應着一邊想,這就完了?我來到加拿大了?
500人的超級航班1個小時基本通關,CBSA的效率還可以哦,看來罷工對制服組的影響不大,加拿大居民回來基本不會遇到長時間等待的問題。
但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悲劇了。
13點40分,Q女士終於收集到了全部托運行李,心里罵自己夭壽啊,這幾個箱子花了自己5600米,到這還等了它們一小時,費錢費時間早知道不帶這麼多東西了。
直到此時,Q女士還沒有意識到此行最大的挑戰就在前面。因為留學中介只告訴她過海關需要什麼文件,但沒有強調過海關之後還要去移民局辦公室,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小黑屋”。
Q女士推着行李車往外走時被帥氣的制服組叫住了,然後把Q女士娘倆發配到移民局辦公室的排隊長龍里,長龍在辦公室門前盤了六個彎,每個彎里20人左右,辦公室里還有30多人輪候。
Q女士想起來拍照發朋友圈的時候前面還排着100多人。

Q女士回憶說,這個意料之外坑苦了來接機的朋友,人家下午1點就到機場停好了車,結果活活等到下午5點多愣是沒看到人。
排隊的時間客觀上與喝咖啡的時間具有相同的物理特性,但全無社交距離且一直保持推車站立行走的姿態讓每一分鍾都比平時更漫長。
從13點45開始Q女士帶着孩子站到17時才終於站進了移民局辦公室的門,門里有5個窗口處於工作狀態,所有人都用肢體語言表達着疲憊。
Q女士想,孩子的大簽會在哪個窗口出來呢?
想着想着有工作人員過來收走了材料,這時候Q女士的前面還排着15個人,Q女士給朋友發微信說,“至少6點,你們在車里繼續睡!”
不幸的一天終於等到了幸運的事,不知道是不是窗口里的officer可憐這對站了大半天的母子,他們的材料在這一組人里交的最晚,但大簽辦的最快。
不到6點,幾乎累癱的Q女士終於拖着行李和兒子出了機場。
不知道在上海排了5個小時隊的同學們在溫哥華機場又排了多久,加一起是不是已經比飛行耗時還長了?

不過這張手繪的圖好像放在溫哥華YVR機場也適用

而且現在買8月份的機票,1萬6是絕不可能了,北京到多倫多買8月23日的機票隨隨便便5萬多。

由於開學季要到9月中旬才結束,未來一個月內機票價格和入境排隊估計都是這個水平了,各位近期出行的小夥伴做好準備吧。
留學不易,受疫情期間海關政策影響還只能紮堆出行。
注:以上文章轉載自加拿大樂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