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樂活網周四(8月19日)報道,2021年8月15日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攜家眷抵達加拿大總督官邸麗都廳(Rideau Hall),向總督西蒙女士提出解散國會的建議。提議獲準後,雙方簽署文件,隨即加拿大總督通知加拿大女王議會解散的決定,同時總理離開總督官邸,正式宣布聯邦大選在2021年9月20日舉行。

圖自:CBC
海外加拿大公民也可投票
2019年新年伊始,加拿大最高法院作出了一個重要的判決,即旅居在海外的加拿大公民也可以參加聯邦大選投票了。旅居海外的公民必須登記國際選票,然後根據離開加拿大前的最後住址來安排選區。
目前“只要是加拿大公民,並且在投票日至少年滿 18 歲,居住在加拿大境外,並且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曾住在加拿大”均符合資格。你只要提供“加拿大護照的第 2 頁和第 3 頁,加拿大公民證書或卡的正面和背面,或者加拿大出生證明”的任何一份即可申請。
國際選舉人登記(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Electors )詳見:https://www.elections.ca/content2.aspx?section=vote&dir=app&document=index&lang=e
“加拿大選舉法”是聯邦選舉的合規合法依據,2019年前規定任何十八歲或以上的公民如果通常居住在加拿大,都可以投票。若在國外生活不到五年,並打算返回加拿大的公民也可以在聯邦選舉中投票。然而,在國外居住超過五年的公民(除了加拿大軍人和駐外工作人員)不能投票。
加拿大居住在國外的公民約有兩百多萬,其中約有一百多萬加拿大公民未被允許投票。其中就包括了案件中的兩位離開加拿大五年以上,分別居住在新澤西普林斯頓,從事研究工作的法蘭克博士(G. Frank)和旅居在弗吉尼亞的董先生(J. Duong),前者是布朗大學畢業,後者康乃爾大學畢業,他們都未被允許在2011年的加拿大聯邦選舉中投票。
知識就是力量,藤校畢業生的維權意識果然強。董先生和法蘭克博士均認為限制他們投票的“加拿大選舉法”違憲,因為“加拿大權利和自由憲章”第3條保障每個加拿大公民都有在聯邦選舉中投票權利。
就連司法部長代表聯邦政府都同意這種限制規則違反了憲章第3條,可是症結就在可否被憲章的第一條拯救,即這種限制是否可以在自由民主社會中被證明其合理性。在考慮合理性時,法院要考慮1. 法律是否具有“緊迫而實質的目標”,2. 手段和目標是否“成比例”,即手段是否和議會的目的相關聯,是否盡可能少地侵犯憲章,並且是否適當地平衡所造成的影響。
最高法院的多數法官最後表示,該限制違反了憲章第3條,且無法被合理性拯救。法院表示“投票權是一項基本而重要的民主權利,而不僅僅是一種特權”。 “加拿大選舉法”中限制非居民公民投票權的部分從此不再有效。
華裔為何投票率低?
華裔占溫哥華人口約30%,卑詩人口約10%,加拿大人口約5%,看似是一個不小的規模,可是由於移民時間的先後,多元的背景,個體在社會融入程度上尚有差異。根據自身對具體議題的興趣和緊密程度來選擇政黨和候選人,不僅僅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更是應該去響應的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也應當關注,思辨,接納其他更廣泛的社會議題。我們對任何政策的民主批評都受到法治的保障。情緒的發泄,對單一議題的鼓吹,持續性的妖魔化任何一個政黨,其實是自欺欺人的策略,也可能造成全盤皆輸的結果。言歸正傳,在法治民主的加拿大,黨是由人組成的合法社會團體,黨的方向是當時參與者合理意誌的合法整體體現。
每次選舉都會免不了會有“華人支持華人”的競選宣傳口號,也算老生常談,可以理解。但是除了每若幹年一次的選舉,我們平時是否有關心愛護過華人的弱勢群體呢?若平時華人都不去支持華人,憑什麼選舉時,振臂一呼,這些選民又要去給候選人站台背書呢?唐人街和溫哥華東區現在尚有着很多說着國語的孤老;華裔社區也有很多的單親媽媽們;就業中遭遇困境的華人們也孤立無援,這些人都需要大家的關心和支持。平時不積矽步,缺乏社區服務,僅靠臨時抱佛腳,何以至千里?
盡管參與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華人呈現增長的趨勢,總體華裔社區對整體社會的關心和參與起點低,幅度小,收效尚不明顯。卑詩省有兩萬七千多個社團,按照卑詩五百萬人口計算,約每兩百人一個社團。卑詩華人的數字是約五十萬,則相應要有兩千多個社團。然而,我們放眼望去,華人社團民主水準低,重複性高,服務不足。如若我們未能做到服務所有族裔,服務所有社區,那麼選舉時的“華人支持華人”口號,就可能會在目前“仇視亞裔”的大環境下造成社區內外更大的反感。
根據2018年12月溫哥華市府出版的《2018選後調研》,華裔占所有受訪者的約20%;而在投票的公民中,17%是華裔;在未投票的受訪者中華裔占到21%。南亞裔的受訪者占到全體人口的5%,但是投票率達到6%。跟南亞裔市民的參與度比較,華裔需要看到差距並應當謙恭虛己,但是差距也沒有大到讓人沮喪的地步,因此大家再接再厲,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投票,最後積極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