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就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經濟中心上海的持續,幾家投資銀行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CNBC跟蹤的九家金融公司的最新預測中值為,中國全年GDP增速為4.5%。這遠低於5.5%的官方增長目標。
野村證券(Nomura)的預測值最低,為3.9%,低於此前的4.3%。
“嚴格執行的(零新冠戰略)對整體經濟造成了巨大的供應衝擊,特別是對全面和部分封鎖的城市,”這家日本投資銀行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Ting Lu在周三的一份報告中說。
他表示:“由於收入下降和不確定性上升,供應衝擊可能進一步削弱對房屋、耐用品和資本財的需求。”
自3月以來,中國大陸一直在抗擊2020年初以來最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擁有世界上最繁忙港口的上海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大約一個月前開始的全市分兩階段實施的封鎖一直在拖延,看不到明顯的結束跡象。
首都北京的一個主要商業區從周一開始為期三天的大規模檢測,並關閉了一個地區的非必要企業,以控制周末病例的激增。
瑞銀:降幅最大
在9家金融公司中,瑞銀集團(UBS)以“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由,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下調0.8個百分點至4.2%,降幅最大。
經濟學家Wang Tao在4月18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盡管外界預計中國政府將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但她的團隊並不認為中國政府會“不惜一切代價”實現5.5%的官方目標,因為這一目標是在最新一波疫情和俄烏戰爭之前設定的。
“我們也不認為,單是新冠肺炎政策的經濟影響就能很快改變政府的新冠肺炎政策,因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新冠病例和死亡可能仍然是首要任務,”Wang說。
截至周二上午,上海已有150多人因新冠肺炎死亡。
美國銀行:降幅第二大
美國銀行的中國經濟學家Helen Qiao的下調幅度位居第二,降幅為0.6個百分點,至4.8%。
“上海和周邊城市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和限制,不僅打擊了當地需求,還造成了物流中斷和地區內外的大範圍供應鏈中斷,”該行在4月19日的一份報告中說。
“在我們看來,即使這些控制措施最終將被取消,經濟活動將在年中逐步恢複正常,但對經濟增長的沉重打擊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報告說。
安聯貿易:多次下調
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下調預期是幾個月內第二次下調。
周三,該公司將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從4.9%下調至4.6%,而今年年初的預期為5.2%。
安聯貿易高級經濟學家Francoise Huang說,第一次下調是在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第二次下調是假定上海的封鎖將持續一個月,然後在5月份恢複到更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她預計,如果上海的封城措施持續兩個月,其他大城市也受到影響,中國今年的GDP增速將僅為3.8%。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下調了對中國GDP的預測,這是今年第二次下調。新的預估是增長4.4%,低於1月份的4.8%,而IMF在10月份的預期是2022年增長5.6%。
摩根大通和巴克萊:GDP數據公布後下調
中國4月18日公布,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4.8%,高於預期,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也超過預期。但零售銷售收縮3.5%,超出了預期。
當日晚些時候,摩根大通將中國全年GDP預期從此前的4.9%下調至4.6%。評級下調的主要原因是消費增長預期下調,出口預期不變,投資預期下調0.1個百分點。
“奧密克戎對經濟活動的拖累在4月份將大於3月份,這不足為奇,”該行新興市場亞洲經濟和政策研究團隊說。他們估計,截至4月初,占全國GDP約25%的中國部分地區處於全面或部分封鎖狀態。
摩根士丹利已在3月31日將預期從5.1%下調至4.6%。經濟學家Robin Xing和他的團隊表示,中國短期內不太可能結束其“零新冠”政策。
“這意味着,在未來兩個季度,盡管生產將受到閉環管理系統的保護,但全國各地的零星封鎖將限制消費,”報告說。
並非所有銀行都下調了對中國GDP的預期。
4月18日,在中國第一季度GDP超過預期後,花旗將其預期上調至5.1%。3月底,由於1月和2月的經濟數據好於預期,加上預期政府將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該行將經濟增長預期從4.7%上調至5%。
高盛上周說,第一季度數據公布後,它維持了對中國今年GDP增長4.5%的預期。
“我們認為,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延續到4月,甚至更長時間,並預計第二季度開局疲弱,盡管第一季度GDP數據強於預期,”Lisheng Wang和團隊在4月18日的一份報告中說。他們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出台更多寬松措施來支持經濟增長。
在公布好於預期的第四季度GDP報告後,這家投行曾將1月份的GDP預期上調至4.5%。本月早些時候,高盛宣布了4.3%的預測,低於4.8%,因為預計隨着中國試圖控制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病毒變種,消費將受到更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