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周二(6月21日)最新報道,澳大利亞領先的葡萄酒行業機構——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Wine Australia)將關閉其在中國的唯一實體辦公室,此前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受北京方面的關稅影響而大幅下滑。
(截圖來源:CNBC)
報道稱,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一名發言人說道:“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關閉我們在上海的實體辦公室。這一決定是在與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行業廣泛磋商後做出的,是基於當前的環境和市場機會做出的。”
該發言人指出:“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將繼續通過我們的葡萄酒貿易和面向消費者的社交媒體渠道來保持我們在中國的品牌影響力,並將繼續與市場貿易代表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活動方面密切合作。”
CNBC稱,澳大利亞葡萄酒成為中澳兩國緊張關系的一個犧牲品。曾經每年12億澳元(約合8.3億美元)的貿易額在3月底已經銳減到2億多澳元。
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表示,它將繼續像在其他市場一樣在中國開展業務,通過“與重要的市場代理和營銷合作夥伴、展會組織者和教育網絡的關系”,CNBC稱,這種形式往往用於較小的交易市場。
該行業機構負責通過研究和開發以及建立新的出口市場來支持澳大利亞的葡萄酒行業。
曾經讓澳大利亞出口商羨慕的對華貿易在2020年遭到打擊,當時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廉價葡萄酒在中國傾銷的指控展開調查。
隨後,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征收116.2%至218.4%的反傾銷稅,導致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失去競爭力。這一事件正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仲裁。
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是一種保護主義關稅,各國政府對它們認為低於公平市場價值的進口商品征收關稅,這些商品的價格通常低於出口國的國內市場。
這些懲罰性關稅是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一系列貿易限制措施之一,包括大麥、煤炭和龍蝦。
在堪培拉呼籲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獨立調查,而沒有與北京進行外交磋商後,兩國出現分歧,其中許多限制措施是非正式實施的。
澳大利亞全國葡萄酒生產商協會——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協會(Australian Grape and Wine)表示,上海辦事處的關閉並不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結束”。該協會指出,盡管面臨挑戰,出口商仍願意重返中國市場,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需求依然強勁。
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協會總經理Lee McLean表示:“我們理解並支持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基於運營需求的決定。我們還注意到,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需求仍然強勁,我們希望中國消費者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有機會再次品嘗澳大利亞葡萄酒。”
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數據顯示,在中國加征關稅後,澳大利亞出口商在中國的葡萄酒銷售陷入困境。自那以後,它們已經將銷售轉移到美國和英國等其他市場,但仍面臨着供應鏈和全球貨運中斷等與疫情相關的挑戰。
自那以後,英國已經取代中國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的頭號目的地,不過這個市場的規模還不到中國市場最鼎盛時期的一半。
澳大利亞60%的葡萄酒產量用於出口,中國此前占到其出口的40%左右。
但是,在澳大利亞工黨新一屆政府當選後,最近幾個星期,這兩個主要貿易夥伴之間出現一些緩和的跡象。
本月早些時候,澳大利亞新任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間隙舉行了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