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大陸首例!重慶發現1例境外輸入猴痘病例 如何評估傳播風險?

文 / 夏洛特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五(9月16日),中國西南部直轄市重慶報告了一例從境外輸入猴痘病毒感染病例,這是中國首例已知的猴痘感染病例。

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9月16日,重慶市確診1例境外輸入猴痘病例。該病例為自國外中轉重慶入境人員,在按規定進行入境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離期間,發現皮疹等症狀,經重慶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複核,實驗室結果猴痘病毒核酸陽性,國家組織專家診斷為猴痘確診病例。該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進行集中隔離治療,情況穩定,其密切接觸者均已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目前,該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

經專家研判,該病例入境重慶即被隔離管控,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

在此之前,台灣已報告3例病例、香港特別行政區報告1例病例,也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大約90個猴痘未流行的國家報告了這種病毒性疾病的爆發,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宣布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據了解,“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世衛組織發布的最高級別警報。

目前,全球猴痘確診病例已超過6萬例,一些非流行國家報告了首例相關死亡病例。

猴痘病毒通過與受感染的人、動物或受汙染的物質密切接觸傳播,通常引起與天花類似但較輕的症狀,如發燒、頭痛和皮疹。

如何評估傳播風險?

作為一種人獸共患病,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通常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出現並發症,包括皮損部位繼發細菌感染、腦炎等。猴痘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他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亦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還可通過胎盤從孕婦傳播給胎兒。

2022年5月以來,發生在非流行國家的猴痘疫情以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為主(約占96%),以性接觸為主要傳播方式。

有研究傳染疾病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猴痘的傳播途徑還是比較單一的,因此不難防控。結合目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情況看,猴痘疫情傳播的風險很低。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上個月巴斯德研究所發起的一場關於猴痘的科學研討會上,從臨床症狀和治療的角度,對此次人感染猴痘病毒病毒進行過分析。

張文宏指出:“從臨床特征上看,幾乎所有病例都出現皮疹或皮膚損害,六成病例出現發熱的及淋巴結腫大。”他還強調,在這次猴痘疫情暴發的非流行地區,患者臨床症狀不典型的偏多,而且病情相對較輕。

雖然研究人員認為,猴痘病毒是一種弱病毒,傳播力和致病性都有限,但是他們擔心新一波的全球病例暴發是否與病毒變異引起的傳染性增加有關。因此,應該密切監測病毒變異。

“猴痘病毒是一種DNA病毒,DNA病毒是非常穩定的,使用固定的細胞機制來複制基因組,理論上很少發生突變。”一位巴斯德研究所的猴痘專家Nicolas Berthet稱。

盡管如此,Berthet認為,DNA病毒如果經過較長時間傳播,發生突變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為此,他呼籲,應該對猴痘病毒的變異情況進行密切監測。

“如果你要阻止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那麼就必須了解它的傳播鏈,比如人們都是通過什麼途徑被傳染的,傳播鏈對於傳染病的研究至關重要。”Berthet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他還表示,通過對不同病例的進行病毒基因測序,可以確定它們之間是否有關聯,從而進一步了解疾病的傳播途徑,並幫助判斷病毒的傳播性。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