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頭版文章稱,北京將實施多項親商政策支持私營經濟。中國在2023年針對增長和就業關鍵領域發布了多項政策,但去年前11個月民間投資同比再次下降。中國最高經濟規劃師承諾掃清道路,建立私營經濟發展立法框架,這為當前市場迎來關鍵催化劑。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營經濟發展局表示,將“加快促進私營經濟發展的立法進程,重點是建立支持私營經濟發展的法律和制度框架”,而新的行動計劃包含在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的文章中。
(來源:SCMP)
中國國家發改委表示,最新舉措旨在保障生產要素平等合法獲取、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法律保護。
經濟規劃者還承諾解決具體問題並回應私營企業的關切,同時通過政策和促銷創造更好的環境。
文章稱,“在政策方面,政府將通過實施各項親商政策來增強誠信,企業家精神將得到培育和讚揚。”
近年來,中國對金融、教育、遊戲、科技和互聯網等多個私營行業的監管打壓,對中國的私營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在去年7月發布了31點行動計劃,這被視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強烈的信息,旨在提振市場情緒,為私營部門提供有利的環境,重點關注經濟增長、就業和技術創新。
隨後,中國在去年11月份推出25點政策方案。
在去年12月定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領導人承諾“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資源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出台一批措施”。
然而,2023年前11個月,私人投資同比下降0.5%,與同期國有企業投資增長6.5%形成鮮明對比。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私營經濟貢獻了中國一半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許多經濟學家呼籲采取有意義的行動,而不是權宜之計。
周一(1月8日),中國領導人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講話中表示,要把“嚴肅懲治政商勾結腐敗作為首要任務”,深化反腐敗鬥爭。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在周一發布的2024年預測中強調,民營經濟嚴重缺乏信心和活力。
“力爭避免把發展民營經濟解讀為‘治標不治本’,要及時以實際行動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轉變社會對民營經濟普遍存在的負面經濟預期,”團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