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眼下,中國正遭遇極端天氣,創紀錄的高溫席卷西北和東部重要的糧食產區,嚴重幹旱迫使中國東部玉米種植者推遲播種,與此同時,中國南部近期持續出現強降雨,廣東、廣西、福建、安徽南部及湖南等地出現嚴重澇災。
在經曆了數周的高溫和少雨之後,中國東部山東省的農民Zhang Yunjing(音譯)別無選擇,只能從汙水管道中取水來灌溉她幹旱的玉米田。通常,她會使用附近河流的水來灌溉這半公頃的田地,但一個月前河流就已經幹涸。
在關鍵的玉米播種季節,創紀錄的高溫席卷了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西北和東部,這可能會抑制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的產量。
Zhang女士說:“沒有水了。看,他們去其他村莊收水。沒有水種子發不了芽。”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進口國之一,中國2023年創紀錄地生產2.888億噸玉米,目標是生產更多以實現糧食安全,但氣候衝擊正帶來巨大挑戰。農業部上周警告稱,幹旱正影響新作物的播種和生長。北京已撥款4.43億元用於幹旱防治工作,如灌水、重新種植和增加肥料,涉及七個省份。
世界最大谷物進口國的糧食產量減少將促使其從巴西、美國和阿根廷等出口國增加采購,從而支撐全球價格和食品通脹。
這七個受幹旱影響的省份約占中國玉米產量的35%,盡管一些地區由於有灌溉能力可能逃過嚴重損害。
山東是主要的農業省份,高溫襲擊該省時,正值農民完成小麥收割,這損害了一些成熟的谷物。到目前為止,本季節山東已種植332萬公頃玉米,較2023年同期的329萬公頃略有增加。
在省會濟南附近,農民們正在找到緩解幹旱的方法,一些種植者表示,他們正在推遲種植以避開酷熱,但仍預計2024年收成不佳。Chen Fuling盡管將玉米播種從6月5日推遲到6月20日,但由於土壤幹燥,種子仍然難以發芽。“今年我們不會有好收成。”
一些已經發芽的幼苗顯示出熱應激的跡象。農民Wang Cuiping說:“河里沒有水了。我只能用自來水混合農藥。”
中國應急管理部要求受幹旱影響地區的人們保護水資源和糧食生產,包括陝西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山西、安徽東部和山東以及河南中部。
分析師表示,如果幹旱持續,將影響新出芽的幼苗,但更大的擔憂是即將到來的拉尼娜天氣模式,通常會給該地區帶來大雨,可能會損害作物。根據中國氣象部門的預測,拉尼娜預計將在夏末(通常在9月底)出現。
夏季玉米作物通常在10月份左右收獲。上海農咨公司JCI的分析師Rosa Wang表示:“幹旱確實對玉米種植產生一些影響,但由於北方大部分地區灌溉系統非常有效,目前問題不大。”
在Zhang女士的農田附近,許多小地塊持有人仍依賴手工灌溉。一群汗流浹背的農民頂着炎熱修複一口已經廢棄了30多年的井,試圖加裝高壓水泵以從地下抽水。
農民Jiang Xueyuan說:“每年小麥收割完後,通常10天內就會下雨。已經20天了,雨還沒下。我們種玉米太晚了,即使秋天也來不及成熟。種子和農藥的錢都白花了。”
值得一提的是,16日以來,長江以南地區出現強降雨,大部地區出現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廣西東北部暴雨日數有3~4天。廣西桂林、柳州、來賓、賀州,廣東清遠、汕尾、梅州,福建龍岩,浙江麗水,安徽黃山等地降雨量300~400毫米,廣西賀州、桂林局地達420~840毫米。廣西柳州、福建龍岩日雨量突破當地曆史極值,廣東梅州日雨量突破6月極值。
20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針對安徽、湖北、重慶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維持針對廣西的防汛三級應急響應,維持針對浙江、貴州、廣東、湖南、江西的防汛四級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