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五(8月2日),路透社報道稱,從全球漢堡連鎖店到汽車制造商,都日益感受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複蘇乏力的壓力,並準備迎接坎坷的未來。
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和高度的就業不穩定性已經使全球貿易強國中國脆弱的經濟複蘇陷入停滯,而其經濟放緩的影響已經蔓延至海外。
咖啡連鎖店星巴克(SBUX.O),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GM.N)以及受對華出口限制影響的科技公司等企業都敲響了中國經濟疲軟的警鍾。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迄今未能提振消費,而過度杠杆化的房地產市場也降低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上周表示:“現在的市場很艱難。坦率地說,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那里虧損的公司數量不可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通用汽車在中國的部門已從利潤引擎轉變為財務負擔。
(圖源:路透社)
中國 18.6 萬億美元的經濟在第二季度增長速度低於預期,謹慎的家庭正在增加儲蓄並償還債務。6 月份零售額增長降至18 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企業紛紛下調汽車、食品和服裝等所有商品的價格。
為遏制經濟下滑,中國上個月出台了針對消費者的刺激措施,以支持設備升級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但這並未緩解人們的擔憂。
一些分析師警告稱,除非實現結構性轉變,讓消費者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否則當前的發展路徑將加劇長期近乎停滯的經濟風險以及持續的通貨緊縮威脅。
LPL Financial 首席全球策略師昆西·克羅斯比 (Quincy Krosby) 表示:“人們深切擔心北京方面沒有推出有助於拓寬經濟基礎的刺激措施。”
“美國公司越來越難以將中國市場視為可靠的合作夥伴。”
中國仍然是蘋果(AAPL.O)的拖累因素,上個季度,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 6.5%,降幅遠超預期,而中國市場占其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OREP.PA)表示,到 2024 年下半年,中國美容市場仍將保持略微負面的態勢,情緒不會明顯改善。
其他消費品公司的銷售也受到了影響,其中包括星巴克(SBUX.O),麥當勞(MCD.N),以及寶潔 (PG.N),而國內旅遊需求疲軟促使萬豪 (MAR.O)發出收入預警。
奢侈品制造商LVMH (LVMH.PA)業績不佳也表明增長乏力,Gucci 所有者Kering (PRTP.PA),以及Burberry (BRBY.L)和 Hugo Boss (BOSSn.DE)的盈利預警。
醫療設備制造商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MO.N)首席執行官馬克·卡斯珀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表現如此疲軟,令世界感到驚訝。”
與此同時,來自特斯拉(TSLA.O),寶馬(BMWG.DE),奧迪和奔馳(MBGn.DE)的外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這些公司陷入了激烈的價格戰,市場份額被提供高科技、低成本的車型的比亞迪(002594.SZ)等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蠶食。
可以肯定的是,MSCI 全球中國指數(.dMIWOC000eNUS),該指數追蹤 52 家在中國收入較高的公司,今年以來上漲了 11.6%,與 MSCI 指數(.MIWD00000PUS) 12% 的漲幅相差不大。
不過,該中國指數的大部分表現得益於半導體股的飆升,其中包括博通(AVGO.O),以及高通(QCOM.O),這些公司都受益於人工智能驅動的需求。
(圖源:路透社)
政策挑戰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一些國內政策也加劇了跨國公司的困境。
北京去年開始的反腐運動造成了一些混亂,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 GE 醫療集團 (GEHC.O),下調其收入增長預測,並引發對默克公司 (MRK.N)銷售的擔憂。
與此同時,美國對與中國共享高端芯片技術的出口限制愈發嚴格,阻礙了芯片制造商服務於中國這一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之一。
高通周三表示,美國對華出口限制對其營收造成了衝擊,這掩蓋了其原本樂觀的業績預期。
分析師表示,這些壓力不太可能很快緩解。
Equiti Capital 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斯圖爾特·科爾 (Stuart Cole) 表示:“經濟放緩持續這麼長時間令人意外。”“一旦解除新冠疫情限制,人們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將反彈。但我們之前看到的中國經濟擴張速度短期內不會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