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日前,中國前編輯胡錫進因經濟評論被禁止在社交媒體發聲,這一知名人士解讀三中全會時提到,“私營部門或將等同於國企”,這一帖子隨後被刪。
中國國家支持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發表關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爭議性評論後,被禁止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胡錫進的賬戶,包括在微博上的賬戶(擁有近2500萬粉絲),已經被暫停。這位人士要求匿名討論私人事務,並未具體說明禁令的時長。
胡錫進上一次發帖是在上周六,對於一個習慣於每天在微博上發布多個帖子的多產聲音來說,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沉默。
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胡錫進的禁言是由於他對上月習近平主席主持的五年一次的會議的評價,他認為此次會議標誌着將公營和私營企業置於平等地位的“曆史性”轉變。禁言表明當局希望限制關於這一問題的公開討論。
隨着政策制定者應對由房地產危機加劇導致的經濟放緩,中國執政的共產黨已經縮小公開談論經濟的空間。當局還敦促分析師避免撰寫“通縮”等敏感詞匯,而越來越多的官方數據也因為被認為對前景不利而被隱瞞。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台灣研究項目的政治學家Wen-Ti Sung表示,禁言一位在國家媒體工作了三十年,且仍是中國“宣傳內線”的人士,這傳達了一個嚴峻的訊息。
“即使是胡錫進也能觸犯紅線,這表明今天在中國從事公共政治話語的任何人都很難知道紅線在哪里,”他補充道。
彭博新聞無法聯系胡錫進置評,但這位前國家媒體巨頭在與香港《星島日報》接觸時並未否認他的賬戶被封。他告訴這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媒體:“我個人不想說什麼。你可以看看網上的內容。請理解。”
胡錫進談論了什麼話題?
在中國高層領導人結束關於長期改革的第三次全會後幾天,胡錫進指出,會議的決議跳過了一個重要的口號,即承諾保持經濟的“公有制為主體”。
這句話曾在2013年類似會議的總結中出現,並在重要的共產黨文件中回響。胡錫進聲稱,這一短語的缺失表明私營部門現在應該與國有企業享有同等的地位。
“這些變化無疑是曆史性的,”胡錫進在7月22日的微博上寫道,這篇帖子現已被刪除。“非公有制與公有制的地位真正平等了”。
他補充說,這一語言上的轉變表明,私營企業在項目投標和獲得銀行貸款等方面將不再處於劣勢。
彭博社說,對於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來說,將私營企業和公有企業置於平等地位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說法。國有企業獲得了大量支持,並在維持經濟穩定和實現國家目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網上反應
胡錫進的評論立即引發了強烈反響。一些用戶指責他故意用自己的解釋誤導公眾,指出缺失的短語已經嵌入中國憲法中。
胡錫進於2021年底從《環球時報》退休,但作為意見領袖仍然活躍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胡錫進曾以好鬥著稱,2022年他曾發推稱,如果當時的美國眾議長南希-佩洛西 (Nancy Pelosi) 的飛機在美軍戰鬥機護送下抵達台北,那麼中國軍方應該擊落她的飛機。
但隨着中國政府近年來收緊在線討論,胡錫進越來越受到攻擊,認為他過於自由。當民族主義網民呼籲抵制農夫山泉產品,因其包裝上有日本影響時,胡錫進呼籲寬容對待私營企業家,並強調他們對中國經濟的貢獻。
胡錫進承認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評論影響力。在2019年接受彭博新聞采訪時,他表示自己的帖子可能會影響市場,因此誓言“更加謹慎”。
他表示,“如果我的推文造成了附帶損害並給美國投資者造成損失,那不是我想要的”,他當時說,“我最大的希望是更自由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