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彭博社周一(8月12日)最新報道稱,知情人士稱,從上周開始,至少有四家中國券商已開始采取新措施,減少國內政府債券的交易。
(截圖來源:彭博社)
這些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這些券商已減少主權債券的交易,其中一家甚至暫停了某些期限的交易。
雖然大多數公司稱這是自願的舉動,但一位人士表示,這一變化是在當局的指導下做出的。
中國10年期國債周一延續近期的跌勢,此前中國央行警告稱,債券市場持續上漲可能帶來潛在風險。
在最新的事態發展之前,中國當局采取了全面措施,遏制債券上漲。幾個月來,在經濟前景黯淡、市場押注降息的背景下,中國國債收益率一直創出新低,但最近幾天開始攀升,表明投資者終於注意到了這些警告。
荷蘭國際集團(ING Bank)駐香港的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Lynn Song表示:“中國央行希望限制他們認為資本過度流入債券市場的風險。幹預的威脅可能是今天推動收益率走高的主要因素,但這種情況能否持續,可能取決於幹預的實際力度。”
彭博社報道稱,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其中一家經紀公司已經暫停所謂的“橋類”業務。“橋類”業務在業內俗稱“過券”,券商在此類業務只承擔通道的功能,為其他兩家機構(產品)牽線完成債券交易。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center)的數據顯示,上周五最活躍的10年期國債成交量降至人民幣770億元(合107億美元),僅為周二觸及的上周高點的45%。
在上周遏制債券多頭的新措施中,國有銀行出人意料地開始出售7年期和10年期債券,以推高收益率,而地方政府要求一些農村銀行暫停主權債券交易。據報道,監管機構也放慢了對新債券基金的審批。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發布了一份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對其認為存在的債券市場泡沫風險提出警告。
彭博社報道認為,券商類機構減少國債交易的舉措,顯示出金融機構在監管壓力下,對此前收益利率創出紀錄新低的中長期國債市場,態度更加謹慎。
此外,興業銀行成員機構興業研究公眾號8月12日發布文章提到,市場傳言江蘇省聯社通知江蘇農商行禁止國債交易,部分券商自營、資管也受到指導。
對此,蘇農銀行、江陰銀行相關人回應表示,沒有接獲消息,“我們暫時還沒有得到這個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