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金融整頓有了最新目標!英媒直指這個規模4.4萬億美元的行業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領導人金融整頓有了最新目標!英媒直指這個規模4.4萬億美元的行業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英國《金融時報》周日(8月25日)報道稱,規模達4.4萬億美元的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已成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金融整頓的最新目標,新法律限制了基金費用,並且基金現在受到更嚴格和更頻繁的檢查。

(截圖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根據上月生效的新規,公募基金公司必須降低被動和主動型產品的費用。基金經理還被禁止購買第三方服務,例如外部專家咨詢。

基金面臨現場審計檢查,中國國家審計署從6月份開始對10多家主要公募基金公司的會計賬簿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檢查。

自去年年底以來,中國證券監管機構一直密切監控規模較大的公募基金經理的交易活動,如果出現淨賣出,就要求它們提交每日交易報告。

作為全國“高質量發展”運動的一部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強調科技和制造業等“新質生產力”對金融的重要性。

他還提倡“共同富裕”,這一理念與打擊銀行家及其過度行為不謀而合。

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行業在2023年為投資者造成4928億元人民幣(合690億美元)的損失,而在2022年損失更大,達到1.47萬億元人民幣。

盡管隨着中國主權債券價格上漲,債券關聯基金今年獲得大量資金流入,但股票關聯基金卻受到股市表現不溫不火的打擊。

中國內地股市目前徘徊在5個月低點,中國約有6000家公募基金經理(其中多數基金追蹤內地股市)成為股市表現不佳的“替罪羊”。

分析師們表示,近幾個月來,已有數十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人員流動率上升,導致該行業由更年輕、經驗不足的基金經理主導。

根據Wind數據,過去7個月,來自113家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至少204名基金經理辭職。相比之下,在過去三年同期,大約有170名基金經理辭職。

總部位於上海的基金行業咨詢公司咨奔商務咨詢(Z-Ben Advisors)分析師Jessie Zheng表示,目前的監管環境阻礙了基金建立“所謂的明星基金經理”,因為當市場轉向時,這些人會受到壓力。

Zheng說道:“由於業績不佳和贖回風險很大,主動型股票基金經理面臨壓力。”

傳統上,中國的公募基金收取的費用高於發達市場的同行。

根據中國券商天風證券(Tianfeng Securities)估計,平均收費為基金資產的1.43%,而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美國的基金收費不到1%。

隨着上個月法律的引入,許多基金公司已經將費用下調至接近1%的水平。

例如,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易方達(E Fund)已將旗下多數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占基金資產的比例從此前的1.5%降至1.2%。

中國資產管理公司(China Asset Management)、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Schroder Fund Management)和中歐基金管理公司(Zhong Ou Asset Management)等競爭對手也采取了類似舉措。中歐基金管理公司由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部分持有。

北京一家頂級公募基金的經理表示:“公募基金在前幾年表現良好,因為存在一個正反饋循環,涉及經理薪酬、新吸引的基金和股價。”

他補充說:“但這種模式正在打破。”

一位駐上海的基金經理表示,基金經理此前曾因管理超級基金而獲得巨額回報,但“隨着減薪和對費用的其他打壓,基金經理對所管理資產規模的癡迷開始消退”。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