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自本周六(11月30日)起,日本、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和羅馬尼亞等9個國家的護照持有者可以免簽進入中國,以商務、旅遊、探親或過境為目的,停留最長30天。香港《南華早報》(SCMP)引述業內人士周末表示,隨着新增9國實施免簽政策,入境中國的外國遊客數量正逐漸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免簽政策已覆蓋38個國家,其中54個國家的公民可享受72小時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來源:SCMP)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學教授Wu Liyun表示,包括過境免簽在內的免簽入境政策“無疑將極大促進中國入境旅遊,提升中國在全球的旅遊形象”。
他繼續補充說:“毫無疑問,今年將是疫情爆發以來入境旅遊最好的一年,遊客對中國的整體興趣穩步上升。”
據旅遊平台報道,自11月22日宣布擴大免簽計劃以來,中國目的地的搜索量和國際航班預訂量大幅增加。
中國宣布擴大免簽入境政策,將38個國家的公民納入其中。這些國家公民可以免簽入境,逗留時間最長為一個月,這是吸引更多外國遊客、支持經濟發展的最新舉措。
(來源:SCMP)
此前,從2003年到2020年,日本公民(其中包括許多在中國有投資的日本公民)可以免簽證前往中國,逗留時間最長為15天。由於新冠疫情,中國方面當年取消了該計劃。但目前,新簽證政策情況有所轉變。
另一個可能提振赴前往中國旅遊業的舉措是,美國政府本周放松了旅行警告,將“重新考慮旅行”級別下調為“提高警惕”。
2023年,美國國務院曾就“錯誤拘留風險”發出過更為嚴厲的警告。獲得中國簽證需要幾天時間,花費超過100美元,並且需要填寫幾頁文件。
繁瑣的手續阻礙了一些外國人以遊客或商務旅客的身份前往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如今中國放松政策,情況有所改善,市場也緊盯着新簽證政策對消費市場的影響程度。
來自澳大利亞、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等54個國家的護照持有者,通過中國的國際機場入境後可以在中國大陸特定地區停留近一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