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組織部、財政部等三部門在周三(1月1日)發布《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今年起正式實施彈性退休制度,男性法定退休年齡將漸進式提高至63歲。
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中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周歲延遲到63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遲到55周歲、58周歲。
《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於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及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
中國媒體指出,改革的背後,是中國人口結構的四大變化:預期壽命提高、受教育年限增加、老齡化加劇、勞動年齡人口下降。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8.6歲。官方數據還顯示,中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截至202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97億,占總人口的21.1%。
據預測,2035年前後,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將超過4億,占總人口的30%以上。
根據周三生效的修訂法規,申請中型、重型客車或卡車駕駛證的最高年齡限制已從 60 歲提高到 63 歲。
中國也在加強養老服務。
在周一舉行的全國民政會議上,官員們概述了2024年在加強居家養老、養老設施和老年人保護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2025年的新措施。
2024年,中央政府撥款3億元人民幣,約合4100萬美元支持全國範圍內的老年人膳食援助項目,同時采取其他舉措幫助建立35.8萬張居家護理床位。
英國BBC此前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在2019年表示,到2035年,中國的主要國家養老金基金將會耗盡——這是在嚴重打擊中國經濟的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估計。
隨着出生率持續下降,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在2023年連續第二年下降。
BBC中國通訊員勞拉·比克(Laura Bicker)在2024年早些時候寫道,經濟放緩、政府福利縮減以及長達數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中國人口危機日益嚴重。
中國的養老金即將枯竭,而國家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建立足夠的基金來照顧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
未來10年,中國將有約3億50至60歲的人口退出勞動力市場。這是中國最大的年齡群體,幾乎相當於美國人口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