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市場突傳“流動性緊張”!彭博社:地方政府加速6萬億元“隱債”再融資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金融市場突傳“流動性緊張”!彭博社:地方政府加速6萬億元“隱債”再融資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在2024年底批準計劃,允許地方政府在3年內置換價值6萬億元人民幣的隱性債務。今年前兩個月,貨幣市場利率上升導致發行量激增,中國地方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行債券,熱潮加劇了銀行流動性緊張。

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中國地方政府將在2025年前兩個月發行1.6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330億美元的債券,這是同期前所未有的規模。數據顯示,約一半的發行量(即8500億元人民幣)將用於替換表外債務。

(來源:Bloomberg)

今年,由於銀行爭相吸納債券,發行規模異常龐大,加劇了現金短缺問題。由於中國人民銀行抑制貨幣寬松,並保持流動性緊縮,以支持人民幣,貨幣市場利率近期大幅上漲。

此前,中國於2024年底批準了一項計劃,允許地方政府在三年內置換價值6萬億元人民幣的隱性債務,主要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持有,這將有助於地方政府減少利息支出。

迄今為止,用於此類目的的銷售額約占今年分配的2萬億元人民幣配額的42%。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研究所執行主任Yuan Haixia表示,地方政府可能抓住了3月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的窗口期,發行了大量“掉期債券”。

她補充說,由於大多數地方債券由銀行持有,銀行在管理流動性方面面臨着更大的挑戰。

隨着中國承諾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預計全年政府債券供應量將增加。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1月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將上升。

銀行如何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獲得資金並購買新發行的債券將對中國貨幣和債券市場產生影響。本月,7天銀行間回購利率在幾個交易日內均高於更廣泛的市場指標——這是一種異常現象,因為貸方之間相互借款通常更便宜。

今年,央行在大多數日常操作中都在消耗資金,基準貨幣市場利率與政策利率之間的差距擴大至四年來最大。

盡管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上周五(2月21日)加大了現金注入力度,但對緩解市場緊縮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今年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債券發行中,超過60%為20年期和30年期債券。這表明,中國地方政府利用收益率仍然較低的機會獲得了長期融資。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