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英國路透社3月14日發布獨家報道稱,多位貿易消息人士稱,中國國有石油公司本月不願購買俄羅斯石油,其中兩家進口商已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另外兩家進口商則縮減了購買量,原因是他們評估美國最近對莫斯科實施制裁後的合規情況。
(截圖來源:路透社)
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今年1月10日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Gazprom Neft)和蘇古特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Surgutneftegaz)、保險公司以及100多艘運油船實施制裁,以減少莫斯科的石油收入。此後,俄羅斯對主要買家印度和中國的石油供應急劇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隨着不受制裁的運油船加入運輸,俄羅斯輸往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量出現回升。不過,在中國國有油企中國石化集團(Sinopec)和振華石油(Zhenhua Oil)因擔心與被制裁企業進行交易,而在本月暫停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中國國有企業減少購買量給俄羅斯的石油價格帶來壓力,侵蝕了莫斯科的收入,並在俄羅斯與烏克蘭可能達成停火協議之前給俄羅斯帶來了額外壓力。
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國有油企消息人士稱,所屬公司在進行合規檢查,並等待俄美就結束俄烏戰爭談判達成協議前,決定停止與俄羅斯油商進行交易。
這位知情人士補充說,如果談判結果最終讓美國決定放寬或撤銷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公司將恢複購買俄羅斯石油。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和蘇古特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每個月向中國輸出總計120萬噸、約每天30萬桶石油。
一位與經常與中國國有買家打交道的俄羅斯供應商關系密切的貿易高管表示,這些公司正在避開新受到制裁的公司生產的石油。
這位高管補充道:“他們現在正在暫時休息,同時考慮是否有辦法解決。”
中國已經表示它反對單方面制裁。
中國石化集團和振華石油尚未回應置評請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和蘇古特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沒有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上述高管和另外兩名交易員表示,獨立煉油商已介入填補空缺,支撐俄羅斯ESPO混合原油價格,3月裝船貨物交貨價格較ICE布倫特原油每桶溢價2.50-3美元。
交易員表示,近期4月裝船貨物的交易溢價可能略高於每桶2美元。他們補充說,不同產油國和船只的溢價各不相同。
盡管西方國家因烏克蘭戰爭而采取層層限制措施,以抑制俄羅斯石油收入,但中國國有企業一直是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客戶,購買了俄羅斯輸華石油的約一半,即約130萬桶/日,其餘則由獨立煉油商購買。
俄羅斯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占中國原油進口量的20%。中國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