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路透社周三(10月13日)報道,五家德國研究機構:埃森的RWI、柏林的DIW、慕尼黑的Ifo、基爾的IfW和哈勒的IWH,將聯合發布他們對德國經濟的預測,一系列指標表明供應鏈瓶頸正在拖累德國的經濟增長前景。
德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它更容易受到全球貿易路線上的供應鏈瓶頸的影響。兩位人士告訴路透社,德國的頂級經濟機構將於周四(10月14日)把歐洲最大經濟體2021年的增長預測從3.7%降至2.4%,因為全球供應瓶頸阻礙了其複蘇。
雖然全球企業正試圖從去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引發的衰退中快速恢複,但全球制造業因半導體等部件的短缺、港口堵塞和貨物集裝箱的缺乏而受到打擊。在新冠疫情導致的停工之後,勞動力市場的緊縮加劇了這種混亂。
如果這些機構的新預測被證明是正確的,它將使歐元區的整體前景受到影響。到目前為止,歐盟委員會一直對2021年的增長持樂觀態度,並一直暗示它將提高對今年4.8%的預測,歐盟委員會將在下月初公布歐盟的經濟增長數據。這兩位人士說,從好的方面看,這些機構還把明年的增長預測從3.9%提高到4.8%,這表明經濟活動的複蘇是被推遲而不是完全喪失。
德國經濟增長的疲軟前景已經在各種指標中得到了充分體現。ZEW是歐洲領先的經濟研究機構之一,它本周的調查顯示,由於持續的瓶頸問題,經濟士氣連續五個月下滑。ZEW主席Achim Wambach說:“德國經濟的前景已經明顯黯淡。”他提到了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短缺的問題是極為棘手的。
歐洲央行希望在明年3月前結束其緊急刺激措施,並將瓶頸定性為暫時的。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事實證明,這些瓶頸比最初想象的更棘手。
德國8月份的最新工業產出數據顯示,由於供應鏈中斷對該國的汽車行業造成了嚴重打擊,產量遭遇了自去年4月以來的最大幅度下降。德國統計局上周的數據顯示,由於困擾全球經濟的供應鏈問題繼續受到影響,德國8月份的出口量在15個月內首次出現下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將其對德國2021年的增長預測從7月份的預測下調了半個百分點至3.1%。它認為供應鏈瓶頸和通脹壓力壓制了全球的複蘇。由於新冠疫情,德國2020年的GDP下滑了4.6%。到目前為止,德國政府預測今年的增長率為3.5%,明年為3.6%,預計本月也將更新其估計。德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的官方數據將於10月29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