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繼續“掰手腕”?!若歐盟不讓步,中國已準備好采取報複措施?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歐洲>正文

中歐繼續“掰手腕”?!若歐盟不讓步,中國已準備好采取報複措施?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周一(6月24日),據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報道,北京希望歐盟在 7 月 4 日之前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初步關稅,此前雙方同意舉行新的貿易談判。

歐盟將於 7 月 4 日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最高達 38.1% 的臨時關稅,同時歐盟將對中國制造的過度和不公平補貼進行調查。

中國一再呼籲歐盟取消關稅,並表示願意進行談判。北京方面不想卷入另一場關稅戰,目前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仍令其深受打擊,但表示如果發生關稅戰,中國將采取一切措施保護中國企業。

上周六,在德國經濟部長訪華期間,歐盟委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與中國商務部長通話,雙方同意重啟談判。東布羅夫斯基表示,談判的大門是“敞開的”。

中國《環球時報》援引觀察人士的話稱,最好的結果是歐盟在7月4日之前取消關稅決定。

但歐盟委員會、分析人士和歐洲貿易遊說團體強調,談判將是一項重大任務,中國需要願意做出重大讓步。

歐盟事務智庫布魯蓋爾高級研究員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在談及是否會取消計劃中的限制措施時表示:“現在沒人敢這麼做。在法國大選之前,沒人敢這麼做。”

她補充道:“歐盟委員會無法改變它經過數月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是的,中國正在向成員國施加壓力,但他們需要以合格多數投票反對歐盟委員會。”

歐盟反補貼調查將於11月2日結束後最終確定征收關稅。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周一表示:“歐盟方面強調,調查的任何談判結果都必須有效解決損害性補貼問題。”

中國商務部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談判是一個“好跡象”

德國最大的行業協會 BDI 會長西格弗里德·拉斯沃姆 (Siegfried Russwurm) 表示,雙方就當前爭端進行談判是一個“好兆頭”。

他向德國公共廣播公司德國廣播電台表示:“你們知道那句老話:只要有談判,就不會互相攻擊。”

拉斯沃姆還擔任德國企業集團和汽車供應商蒂森克虜伯(TKAG.DE)的董事長,打開新標簽頁表示,作為主要出口國,德國最不需要的就是關稅。

與此同時,布魯塞爾采取不同程度關稅的舉措表明,歐盟已經進行了徹底的分析,而且此舉並非針對整個中國汽車行業。

與此同時,中國德國商會執行董事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表示,除非中國消除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所有問題,否則在 7 月 4 日之前取消初步關稅“可能性為零”。

由於擔心中國以生產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可能導致廉價商品泛濫,而中國企業在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尋求增加出口,歐盟的貿易政策已轉向愈發保護性的態勢。

中國否認存在不公平補貼或產能過剩問題的指控,稱其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是技術、市場和行業供應鏈優勢的結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當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將調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時……我的直覺是,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地緣政治問題。”

貿易摩擦難避免?

盡管呼籲進行談判,但北京也表示,如果歐盟不讓步,中國已準備好采取報複措施,並認為布魯塞爾應對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負全部責任。

《環球時報》率先報道中國正考慮對歐洲豬肉進口展開針鋒相對的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上周證實了這一消息),同時還準備對歐洲乳制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大型發動機汽油車征收關稅。

中國當局通過國家媒體評論和對業內人士的采訪暗示了可能采取的報複措施。

柏林中國問題研究中心 MERICS 首席分析師雅各布·岡特 (Jacob Gunter) 表示:“北京方面很有可能將歐洲產排量 2.5 升及以上的汽車的關稅提高至 25%。”

他補充道:“豬肉和奶制品已經擺上了北京的談判桌,而且可能會有更多的農產品受到威脅。”

“歐盟方面正在進行各種調查……因此我們應該預計中國將出台一些針對扭曲中國產品的措施,這些產品包括醫療設備、機場安檢掃描儀和鋼管。”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