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最新消息:路透稱, 日前在蘇伊士運河觸底擱淺的“長賜號”貨輪已經擺正船身。海運消息人士稱,該貨輪已經恢複了“正常航線”。
負責管理蘇伊士運河過境運營的Wilhelmsen船舶服務公司的高級官員表示,蘇伊士運河將於今天恢複運營,巨型貨輪“長賜”號(Ever Given)將在5小時內完全上浮,結束6天的堵塞狀況,被困在運河兩側的369艘船只將盡快得到清理。
此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在“長賜”號貨輪脫淺之後,蘇伊士運河有望在數小時內恢複通航。
報道稱,來自名為Gulf Agency Company的蘇伊士運河運營公司消息人士表示,“長賜”號貨輪的上浮工作進展順利,運河通航有望在數小時之內恢複。
據埃及金字塔在線網站29日報道,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奧薩馬·拉比耶宣布,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船29日上午已成功解困,重新漂浮。
拉比耶說,擱淺貨船的航向位置已調整回80%,船尾從岸上移開了102米。當地時間上午11時30分,蘇伊士運河將迎來下一波潮汐,待水位上升到最大高度時,將再次進行拖曳操作,從而使擱淺貨船船身完全恢複到正確方向。
路透社在此前報道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長賜”號已經擺正船身且回到了“正常航線”,目前已經啟動引擎等待檢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則表示,“長賜”號的船向已經恢複了80%,船尾脫離河岸已有100多米。
早些時候,“長賜”號在救援隊伍的努力下成功重新上浮。法新社援引海上交通追蹤網站消息稱,貨輪已經開始移動,逐漸離開運河的西岸。
彭博社指出,在全球供應鏈已經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約占全球貿易12%的蘇伊士運河發生堵塞,導致全球供應鏈壓力進一步加大。一些船只已經選擇繞行非洲南端,但會使得其旅程變得漫長而昂貴。
荷蘭航運基礎設施公司Boskalis的CEO彼得·博多斯基表示,“長賜”號上浮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完成救援工作並不會是“小菜一碟”。
CNBC稱,堵塞蘇伊士運河的巨型集裝箱貨輪周一早間部分重新浮上水面。幾天前,這艘貨輪被困,導致一條至關重要的全球貿易航線癱瘓。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艘被稱為“Ever Given”的船只“對拖曳行動做出了回應”。聲明還說,該船的航向已經修正了80%,當天晚些時候水位上升時將恢複進一步操作。
營救這艘巨型船只的努力持續了近一個星期。上周二,這艘船在從紅海進入蘇伊士運河時擱淺,並被斜對角卡住。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之一。這是一艘22萬噸的巨型船,近四分之一英里長,可裝載2萬個集裝箱。這艘船完全封鎖了這條占世界海運貿易12%的運河,造成了等待進入蘇伊士的數百艘船只的交通堵塞。
海事數據顯示,至少有10艘油輪和集裝箱船改變了航線,以避免蘇伊士運河的擁堵。其中至少有兩艘美國船只為Cheniere和殼牌/BG集團運送天然氣。
這場危機已經進入第六天,加劇了已經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影響的全球供應鏈的焦慮。根據勞合社的清單,每天的封鎖會導致價值超過90億美元的貨物中斷,相當於每小時損失約4億美元。
尚未解決的問題
專家對CNBC表示,蘇伊士運河阻塞所造成的問題不會立即得到緩解。
華達航運(Mandarin Shipping)主管Tim Huxley表示,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已經建成的船只通過這條狹窄的運河。他還說,當這些船只和油輪抵達目的地時,港口可能會面臨擁堵,也需要時間來清理。
“通常每天有大約50艘船只通過這條運河,顯然目前有大約300艘船只在倒車。這是一個巨大的交通堵塞,在運河的兩端,”他周一告訴CNBC的“Street Signs Asia”。
他說:“整個供應鏈要恢複正常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將對制造商和零售商產生全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