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二(11月9日),經濟學家警告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有可能蔓延至全球,使全球經濟增長損失1萬億美元。
瑞銀(UBS)估計,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放緩可能會使95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增長率降低0.5個百分點,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為4.9%。
該行經濟學家Tao Wang和Arend Kapteyn表示,在更嚴重的經濟衰退情況下,這一數字可能會翻倍。
這家投資銀行發出最新全球前景警告之際,負債累累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的困境和政府打擊借貸的舉措動搖了市場人氣,引發了世界各地監管機構的擔憂。
建築業和房地產業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份額約為四分之一。
瑞銀表示,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此前曾通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推動了經濟繁榮,如今它們面臨的打擊最大,因為中國經濟每放緩1個百分點,增長就會放緩0.3個百分點。
報告警告稱:“中國房地產低迷蔓延的主要渠道可能是通過貿易,特別是大宗商品進口(尤其是礦產和金屬),因為建築材料、機械、電器和汽車的需求下降。”
“受中國內需影響最大的經濟體是智利、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大宗商品生產國,以及越南、馬來西亞、台灣和韓國等亞洲經濟體。”
瑞銀警告稱,中國市場背後的“基本面正在減弱”,中國方面對開發商資產負債表實施嚴格新限制的“三條紅線”加速了這一趨勢。
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Mark Williams表示:“房地產和建築業不可能繼續以過去10年的速度增長——消極的情況是突然下降,積極的情況是更緩慢的下降。隨着人口放緩,中國沒有足夠的需求或人口來支持它,管道也不存在。”
瑞銀估計,中國建築業若下滑10%,整體經濟增長率將下降約2.5個百分點。
銀行業的動蕩也引起了美聯儲的密切關注,後者擔心其後果可能蔓延至美國。
其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稱,“中國的壓力可能會通過風險情緒的惡化,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壓力,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風險,並影響美國。”
背負3000億美元債務的恒大危機打擊了投資者信心,並引發了中國企業7個月來最大的海外美元債券拋售,原因是危機從房地產公司蔓延到了互聯網巨頭騰訊等公司。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