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亞洲存在滯漲風險,並下調增長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位高級官員周二警告稱,亞洲地區面臨“滯脹”前景,原因是烏克蘭戰爭、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和中國經濟放緩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代理主任Anne-Marie Gulde-Wolf說,雖然亞洲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貿易和金融敞口有限,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歐洲貿易夥伴增長放緩,該地區的經濟將受到危機的影響。
此外,她指出,在中國經濟放緩給地區增長帶來壓力之際,亞洲的通脹也開始抬頭。
“因此,該地區面臨滯脹前景,增長低於此前預期,而通脹更高,”她在華盛頓的一個在線新聞發布會上說。
Gulde-Wolf表示,在應對政策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經濟增長面臨阻力。她補充稱,亞洲決策者將面臨艱難的權衡,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
“大多數國家都需要貨幣緊縮,緊縮的速度取決於國內通脹的發展和外部壓力,”她說。
Gulde-Wolf稱,美聯儲預計將穩步升息,也給亞洲決策者帶來挑戰,因為該地區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規模龐大。
IMF在本月發布的最新預測中說,預計亞洲經濟今年將增長4.9%,較1月份的預測下降了0.5個百分點。
該機構表示,亞洲的通脹率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3.4%,比1月份的預測高出1個百分點。
Gulde-Wolf表示,烏克蘭戰爭的進一步升級、新冠肺炎疫情、美聯儲加息速度快於預期以及中國延長或更廣泛的封鎖,都是亞洲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
她表示:“我們的基本預測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下行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