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美聯儲“激進”加息讓亞洲成“避風港” 分析師提示:不用急着進場、中國仍是風向標

文 / Dana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分析師表示,亞洲新興經濟體比大多數其他地區更能經受住美國政策緊縮的一輪,但發出警告,投資者不應急於進場。

美聯儲周三(6月15日)宣布加息75個基點,創下20多年來最大加息幅度,並表示將在今年剩餘時間內進一步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脹飆升。相比之下,中國央行連續第五個月維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利率不變。

盡管亞洲貨幣和股市周四上漲,但對美國激進收緊政策的預期已經導致全球股票、債券甚至加密貨幣市場出現猛烈拋售。美股市場繼續低迷,截至周四(6月16日)收盤,道指已跌破30000點,納指、標普500分別較曆史高位下跌24%、34%。

外國投資者已連續五個月將資金撤出除中國以外的新興亞洲地區,他們擔心通脹以及該地區在全球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不願加息。

NatWest Markets的新興市場策略師Galvin Chia告誡不要過度解讀周四的漲勢,並警告說未來幾周可能會出現波動。

他說:“美聯儲下一步將采取什麼行動仍有一點回旋餘地。我想說,此時投資者不會急於做出任何更大、更長期的投資決定。市場仍然會有點波動。”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市場策略師Kerry Craig表示,與美聯儲加息從新興市場吸走資金的前幾個時期相比,亞洲經濟體這次依靠其經常帳盈餘和貨幣穩定性,可以獲得更多資金支持。

今年本地市場出現拋售,盡管這些舉措遠比2016年和2004年美國緊縮周期中出現的劇烈資本外流要溫和得多。

Craig說:“但我們在資產配置方面仍然非常謹慎和中立,我們並不是說,‘現在用完這些東西’。我們只是說它們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考慮在哪里可以找到投資組合的增長點,投資者可以等着看增長和通脹會發生什麼。

中國仍然是風向標

中國當局本月放松了監管打擊和COVID-19封鎖,但關於經濟複蘇的速度仍然存在疑問。

經濟學家表示,鑒於美聯儲咄咄逼人以及北京對債務泡沫持謹慎態度,中國人民銀行現在的寬松空間有限。

不同的中美政策抹殺了中國的收益率優勢,隨着資本的離開,人民幣在4月份創下了創紀錄的月度跌幅,此後穩定。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投資者上個月從新興市場撤出49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流出。但外資在5月的最後一周逆轉並購買了中國股票,盡管他們連續第四個月減持中國債券。

Craig說:“與中國有很大的關系,資金希望看到在貨幣、債券和股票市場方面有更多的穩定性。”

中國政府周三表示,將果斷采取行動,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但這種努力不應導致過度貨幣發行和“對未來的透支”。

其他亞洲央行如何應對其國內通脹壓力也是關鍵。Chia指出本月印尼債券出現拋售,因為有證據表明投資者希望看到印尼央行改變鴿派立場。

野村證券全球宏觀研究主管Rob Subbaraman表示,激進的美聯儲將向亞洲施壓,使資本外流風險增加,其本國貨幣表現疲軟,來迫使其提高利率。

但Subbaraman強調,許多亞洲經濟體現在都面臨着自己的通脹壓力,而與美聯儲無關。

他改變了對泰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看法,現在預測其將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上加息,他還預計印度將在下半年“積極”加息。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