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批準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70億美元的主權債券後,預算赤字率將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左右,但隨着房地產市場、青年失業率和地方政府債務增長放緩,這個“一次性刺激”舉措的影響將會逐漸減弱。港媒稱,中國2024年底將面臨一波實施嚴厲經濟改革的壓力。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10月通過的債券發行,預計將在2024年保持經濟穩定,旨在支持災後重建和提高防災救災能力,今年上半年將分散開展。但機構指出,從2025年起,房地產市場、 青年失業和地方政府債務將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來源:SCMP)
宏觀經濟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部副主任克里斯·貝多(Chris Beddor)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明年將向經濟提供更多財政支持,這可能是我們在整個周期中收到的最明確的信號。”他補充說,此次債券發行可能使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約1個百分點。
“地方官員現在可能不會面臨同樣的壓力,因為中央政府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但這對於中長期潛在增長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兆頭,”貝多爾說。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分析師表示,投資銀行和其他機構預計2024年後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因為債券發行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來源:SCMP)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助理董事兼經濟學家Heron Lim表示:“1萬億元雖然不算滄海一粟,但目前只是一次性的。中國中期調整預算的情況很少見,因此更多的是財政刺激,逐漸減少是可以預料的。”
根據穆迪分析,中國經濟將在2024年、2025年增長4.9%,但到2026年將回落至僅4.3%。與此同時,惠譽評級預測明年經濟增長4.8%,2025年增長4.7%。
星展銀行預計2024年和2025年經濟增長率為4.5%,而匯豐銀行的預期明年增長率為4.6%,2025年增長率為4.4%。
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首席亞太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在6月份的報告中表示,2021年至2025年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9%,2026年至2030年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6%。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學家Nathan Chow指出,在揮之不去的問題中,中國房地產行業“預計將繼續低迷”。自2020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試圖通過將實力較弱的開發商從貸款和債券市場中剔除,來降低杠杆過高開發商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但目前,包括碧桂園和恒大在內的一些中國大型開發商已經陷入違約。高盛預計,到2030年底,房地產行業對GDP的貢獻將為負淨值。
惠譽評級7月份表示,盡管地方財政因土地出售收益“疲軟”和推動增加支出而面臨壓力,但政府債務也可能“進一步上升”。
不穩定的金融健康狀況迫使地方政府在經濟沒有更廣泛增長的情況下償還債務,這給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帶來了擔憂。
Alicia繼續指出,新冠大流行“可能留下了重大的創傷影響,例如結構性的高青年失業率”。
從2002年到2011年,中國出口導向型、投資拉動型經濟每年增長近10%,而且往往更高,但從2020年到2022年,新冠病毒遏制措施的影響損害了增長率。中國官員稱其他國家經濟疲軟以及其他外部問題,是GDP增長的障礙。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將批準新的政策和資金來解決經濟問題。
高盛周日表示,中國政府主導的公共住房和“城中村”更新投資,應該會緩衝房地產投資的下降。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Chong Ja Ian表示,盡管存在產生債務的風險,但官員們可能會增加支出以支持經濟和提高青年就業。
據官媒新華社周日報道,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表示,經濟規劃者打算“有效有序地” 控制地方政府之間的所謂隱性債務。隱性債務是指地方政府為道路和住房等項目提供的非正式融資。他補充說,規劃者還將努力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