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逝世、GDP與貿易回暖!中國經濟8大信號閃爍 摩根大通“意外”上調增長預期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李克強逝世、GDP與貿易回暖!中國經濟8大信號閃爍 摩根大通“意外”上調增長預期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經濟10月閃爍8大信號,中國前總理李克強逝世,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與貿易數據回暖,通脹保持平穩,食品價格成為罪魁禍首。摩根大通經濟學家Zhu Haibin展望後市稱,中國經濟將保持複蘇勢頭。在一片看空聲浪中,他“意外”上調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期。

李克強逝世

2013-23年擔任總理、指導中國經濟度過困難時期的前總理李克強,於10月底在上海去世,享年68歲。李克強因“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的經濟策略而被人們銘記,其特點是去杠杆、結構性改革和克制刺激。李克強因其被稱為“利康經濟學”的經濟策略而被人們銘記,其特點是去杠杆、結構性改革和克制刺激。

GDP目標迫在眉睫

中國第三季經濟同比增長4.9%好於預期,但低於第二季度6.3%的同比增速。隨後,中國GDP環比增長1.3%,高於第二季環比增長0.8%。官員們表示,由於2022年比較基數較低,中國經濟只需在今年第四季實現4.4%的同比增長,就能實現5%左右的全年目標。

(來源:SCMP)

出口降幅放緩

9月份,中國出口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同比下降6.2%,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量下降。不過,下降速度比8月份8.8%的下降速度要慢。與此同時,中國西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年前九個月無視西方制裁,外貿創下曆史新高。今年前三季海外出貨量同比增長47%,已超過2022年全年總量。 其他地方,進口在同比下降6.2%後連續第七個月下降,8月份進口下降7.3%。

(來源:SCMP)

通脹保持平穩,食品價格是“罪魁禍首”

9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上年同期持平,仍遠低於2023年增長3%左右的控制目標。分析師指出,食品價格通脹下降是上個月CPI小幅下降的“罪魁禍首”,而能源價格通縮則因近期油價上漲而進一步緩解。與此同時,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第12個月下降,但同比降幅2.5%較8月份的3%收窄。

一帶一路論壇優惠多

10月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與美國的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中國加大了與成員國建立夥伴關系的力度。會議期間,中國與亞洲、南美、非洲等10多個國家達成礦產合作協議。它還與中歐和東歐國家達成了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和塞爾維亞同意取消彼此高達90%的進口商品關稅。

經濟金融工作組召開第一次會議

10月,由副部級財政官員主持的中美首次經濟金融工作組會議舉行。據中國財政部稱,這次經濟會議涵蓋了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雙邊經濟關系以及應對全球挑戰的合作。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表示,高級金融官員就金融穩定和監管問題進行了“專業、務實、坦誠和建設性”的討論。

澳總理訪華前,中國與澳大利亞達成葡萄酒關稅協議

10月,中國和澳大利亞就“妥善解決”葡萄酒和風塔貿易爭端達成協議,為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11月訪問中國鋪平了道路。在關系惡化的情況下,中國於2021年3月對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征收高達218.4%的關稅。

阿爾巴尼斯將於11月4日至7日訪華,在中國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並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會前,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澳大利亞不會反對中國加入全面且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並將“根據其優點考慮中國的申請”。

何立峰副總理授予經濟權力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稱,作為中國領導人的高級助手之一,何立峰在權力從前任劉鶴手中逐步過渡期間,接任了關鍵的經濟決策職位。今年3月晉升為副總理的68歲何立峰,被確認為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將保持複蘇勢頭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Zhu Haibin表示,由於2023年第三季經濟數據好於預期,第四季中國經濟將保持積極複蘇勢頭。他表示,在中國公布前三季經濟數據後不久,摩根大通將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從5%上調至5.2%。

“中國第三季度GDP超出預期,繼8月份經濟數據好於預期之後,9月份經濟表現再次超出我們的預期,工業生產、零售、出口等主要指標意外好轉,”他解釋道。

他表示:“預計5.2%的增長率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是一個出色的增長率。”

盡管2022年同期的比較基數較高,但中國經濟第三季同比增長4.9%。中國國家統計局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經濟增長5.2%。政府官員表示,這些成果為實現今年國家經濟增長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Zhu表示,前三季新能源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表現較好。“2023年前三季,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猛增60%以上,新能源汽車產量也增長30%以上,保持較高增速。”

他繼續補充說:“新冠疫情的影響消退後,餐飲、住宿、旅遊、交通等服務消費激增並出現顯着複蘇。”

他提到,第三季農村家庭儲蓄率明顯下降,表明隨着制造業和建築業的好轉,農民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預期正在改善。中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第三季末,農村進城勞動力人數同比增長2.8%。農民工收入增長預期改善,有利於消費增長。

Zhu也指出,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出口表現出較強的韌性。“一方面,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有利於穩定外貿。另一方面,汽車出口快速增長,電子產品出口也呈現快速複蘇態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9個月,中國汽車出口近340萬輛,同比增長60%。2023年上半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中國海關數據進一步顯示,9月份中國手機和電腦出口環比分別增長124.9%和8.3%。

Zhu表示,7月24日中國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後,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的政策措施,有利於鞏固經濟向好態勢。經濟的動力。

“財政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放松、吸引外資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是在較短時間內、多領域、多領域采取的。這些措施針對性強,形成了政策合力。”

展望第四季,Zhu指出,需要采取持續措施來鞏固複蘇。“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關鍵在於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包括制造業升級,也包括服務業升級、提高消費質量。”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