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彭博社周一(12月11日)撰文指出,由於中國通貨緊縮壓力揮之不去,且央行可能會避免大幅降息,預計2024年中國的實際借貸成本將保持在高位,這對國內生成總值(GDP)增長構成威脅。
報道提到,盡管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今年下調了政策利率,銀行也降低了基準貸款利率以支持經濟活動,但中國的實際貸款利率卻大幅攀升。彭博社計算顯示,這些利率已突破4%,甚至可能接近5%,這將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來源:Bloomberg)
這是因為消費者價格和生產者價格的下降速度遠遠快於平均貸款利率,而平均貸款利率主要取決於中國央行和中國主要貸款機構設定的基準利率的變化。相比之下,1年期貸款的基準優惠利率為3.45%,比實際估計的實際貸款利率低約150個基點。
Macquarie Group Ltd.中國經濟主管Larry Hu表示:“中國的實際利率相當高,而且仍在上升,高利率意味着居民更傾向於儲蓄。”
(來源:Bloomberg)
他指出,中國需要制定有助於推高通脹的政策,尤其是財政方面的政策。“宏觀經濟政策而不僅僅是貨幣政策,應該更加積極主動,”他表示。“鑒於當前情況,財政政策可能更為重要。但最終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貨再膨脹。”
考慮到商業信心疲弱和人們更願意儲蓄而不是支出已經成為今年的挑戰,這對經濟來說是個壞兆頭。
問題在於,沒有太多跡象表明實際利率將會出現逆轉,11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創三年來最大跌幅。該國最廣泛的價格衡量指標,即GDP平減指數在今年連續兩季為負值,這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出現的跡象。
通貨緊縮是危險的,因為它有可能造成螺旋式下降,消費者因預期價格將持續下跌而推遲購買任何東西。對未來需求不確定的企業也可能會降低產量和投資。多位經濟學家認為壓力將持續到明年,高盛集團經濟學家預測中國2024年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僅上漲0.5%,而野村控股分析師預計將上漲0.6%。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的經濟學家在內的一些人認為,價格可能會下降。
彭博經濟學家Eric Zhu提到:“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催化劑來應對房地產市場低迷,我們認為中國CPI通縮至少有50%的可能性將持續到2024年上半年,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來刺激需求。”
在政策制定方面,中國通過大幅降息支持經濟的能力面臨一些限制。高層領導人已經表示,他們將對未來的貨幣寬松政策更加謹慎,這表明2024年降息的規模可能相當小,因為重點轉向財政刺激作為經濟支持手段。
今年,中國央行兩次下調政策利率,反映出近年來對刺激措施采取的克制態度,因為政策制定者試圖保留行動空間,避免房地產等高風險行業的債務增加。降息也會影響銀行的利潤率,而這些利潤率已經面臨壓力。與此同時,只要美聯儲維持高利率,人民幣的前景仍然不確定。預計美聯儲要到明年才會開始降息。
“實際利率很重要,但顯然中國人民銀行能做的相當有限,”龍洲經訊中國經濟學家Wei He表示。“中國央行不可能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與利率相匹配,因為這將意味着利率發生重大變化,這非常違背其方法論。”
(來源:Bloomberg)
他繼續指出,如果房地產行業惡化,中國央行可能會在明年繼續適度下調政策利率,不過降幅幅度僅為10至20個基點左右。任何降息都將要求銀行降低存款利率,以保持盈利能力。
其他貨幣政策也可能在發揮作用,星展銀行有限公司的Mo Ji提到,明年第一季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會降低25個基點,這將釋放更多的長期現金到經濟中。她還預計銀行將在2024年晚些時候將LPR降低10個基點。 美聯儲最終的寬松政策也可能會打開更大的降息空間,因為美元疲軟意味着人民幣壓力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