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彭博社周五(3月15日)最新報道稱,中國通過一項中期流動性工具從銀行體系中抽走現金,為2022年11月以來首次,彭博社稱,這延續中國央行謹慎利用貨幣政策來提振增長的做法,並顯示出支持人民幣的意願。
(截圖來源:彭博社)
為避免流動性過剩,中國央行周五從銀行系統淨回籠940億元人民幣(約合130億美元)現金,同時將一年期政策性貸款利率維持在2.5%不變。
中國央行周五開展13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8%,與此前一致;開展3870億元人民幣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為2.5%,與此前一致。
(截圖來源:彭博社)
周五早些時候,中國央行設定的每日人民幣中間價強於預期,並創下去年11月以來彭博社調查估計的最大偏差。
彭博社指出,中國央行最新的利率決定可能會讓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失望,他們預計,中國政府需要更多的刺激措施才能實現今年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經濟增長目標。利率決定也突顯出,在美聯儲政策轉向之前,鑒於中美利差較大,中國央行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空間有限。
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0975,此前分析師預期為7.2058。
在更加強勁的人民幣中間價出爐後,人民幣在岸和離岸匯率都保持穩定。10年期國債收益率穩定在2.35%,仍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平。
投資者一直預期中國今年會降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努力應對通縮壓力、長達數年的房地產危機和需求低迷。
在經濟複蘇弱於預期的背景下,美中利差也對人民幣造成衝擊,並加劇資本外流。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Lynn Song表示:“我們預計,在全球央行開始降息之前,中國央行放松政策的空間有限,因為人民幣穩定仍是一項政策目標,降息進一步擴大利差將增加貶值壓力。”
他說,中國央行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然後再下調MLF利率。
盡管中國當局一直在支持人民幣,但人民幣今年迄今已下跌約1%。由於美國通脹反彈,美聯儲最早將在第一季度降息的預期有所回落。投資者押注中國將出台更多寬松政策,這加劇他們對中國主權債的狂熱,推動收益率跌至20年來的低點左右。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周五表示,中國央行如預期維持1年期MLF利率不變,但意外淨回籠940億元人民幣,顯示市場流動性充足。為便於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中國央行可能傾向於通過降準來釋放長期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