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紐約聯儲(New York Federal Reserve)的一項新指標顯示,被指擾亂商品流通、引發高通脹的全球供應鏈壓力可能終於見頂。
紐約聯儲周二(1月4日)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公布了這個新指標,它被稱為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lobal Supply Chain Pressure Index,簡稱GSCPI),記錄了自1997年以來的供應鏈壓力。
(截圖來源:紐約聯儲)
根據GSCPI,全球供應鏈壓力可能已見頂。這可能會給白宮帶來可喜的喘息機會,因為白宮正試圖平息自里根(Ronald Reagan)擔任總統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對通脹水平的擔憂。
從曆史上看,該指數一直在平均水平附近移動。
紐約聯儲的研究人員說,疫情期間供應鏈壓力激增,抵消了過去該指數的上漲,其中包括2011年的上漲,當時海嘯重創了日本的生產,泰國的洪水削弱了全球汽車和電子產品的生產能力。研究人員在文章中寫道:“與上述事件相關的GSCPI峰值,跟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觀察到的情況相比相形見絀。”
研究人員補充道:“當中國實施封鎖措施時,GSCPI在疫情初期跳升。然後,隨着2020年夏季左右全球生產開始恢複,該指數短暫下滑,但在2020年冬季(伴隨着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卷土重來)和隨後的恢複期,該指數急劇上升。”
情況可能馬上會好轉
該模型顯示,全球供應壓力比正常水平高出約4.5個標準差——這是1997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極端水平。不過,情況可能馬上會好轉。
由經濟學家Gianluca Benigno和Julian di Giovanni領導的紐約聯儲研究小組寫道,該指數的最新表現表明,盡管供應鏈中斷處於曆史高位,但“已經達到頂峰,未來可能開始有所緩和”。
這一預測對拜登政府來說是個好消息。數月來,拜登政府一直在忙於平息公眾對供應鏈問題導致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擔憂。
美國1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6.8%,升幅創下1982年以來最高。這削弱了美元的購買力。
民主黨人認為,供應鏈問題將隨着他們制定的立法議程和工人重返工作崗位而得到解決。共和黨人將成本上升歸咎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其同僚。
在CNBC和Change Research最近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中,60%的美國受訪者說,他們不讚成拜登處理經濟問題的方式,支持率比9月份下降了6個百分點。
關於紐約聯儲新指標
紐約聯儲推出的這一新指標將華爾街常用的幾項供應鏈指標組合成一個綜合工具。
第一套指標主要衡量跨境運輸成本。這些指數包括跟蹤原材料運輸成本的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Baltic Dry Index),以及跟蹤集裝箱運價變化的哈派克斯指數(Harpex Index)。紐約聯儲還增加了美國勞工部的價格指數,該指數衡量的是美國與美國之間的貨運空運成本。
接下來,經濟學家們增加了包括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得出的各國制造業數據的指標。PMI調查提供了對美國、歐元區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制造商交貨延遲嚴重程度和訂單積壓規模的深入了解。
隨後,美聯儲試圖排除新訂單的變化,以隔離供應面波動對PMI數據的影響。新訂單被視為衡量需求的一個指標。由於大多數經濟學家將高通脹歸咎於供給,研究小組試圖從模型中“清除”需求的變化。
(截圖來源:紐約聯儲)
總體而言,紐約聯儲研究人員總共測試了27個總變量來評估其GSCPI指標。研究人員說,他們將很快發表一篇博客文章,展示GSCPI的衝擊如何影響生產者和消費者價格指數,如勞工部的CPI。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