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彭博社分析稱,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若能結束,將帶來許多機遇,但也會帶來一個重大威脅:中國將突然成為美國軍隊的重點關注對象。
(截圖來源:彭博社)
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在沙特阿拉伯展開談判,以談判結束這場持續三年的戰爭,這引發了歐洲和烏克蘭的深切擔憂,他們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是否會將勝利拱手讓給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中國則公開表示歡迎華盛頓和莫斯科的接觸,還準備參與戰後重建,並從美國與盟國在北約、民主和國際秩序等問題上加深的分歧中得利。
對北京來說,一個主要問題是特朗普下一步打算做什麼。包括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和他的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在內的共和黨人的評論表明,美國希望將大部分軍事資產集中在對抗中國上。
中國商務部特約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系教授龔炯認為,北京正處於陷入“22條軍規”(catch-22)的兩難困局,既希望戰爭停止或至少停火,同時又不想成為華盛頓的頭號目標。
到目前為止,中國一直避免采取任何可能激怒特朗普的行動,以溫和的舉措回應特朗普的10%關稅,避免采取他第一任期內推出的激進“戰狼”外交。習近平的重點是經濟,中國正在應對持續多年的房地產危機、持續的通貨緊縮和消費低迷。本周,這位中國領導人會見了曾被排斥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以結束監管打擊的篇章,並在北京準備於下個月公布年度增長目標之際提振經濟。
特朗普本人對中國的言論則沒有那麼強硬,周三(2月19日)他告訴記者,有可能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並再次表示他與習近平的“關系非常好”。但特朗普政府則不乏對華鷹派人士,包括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和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後者已承諾應對北京在南中國海“破壞穩定的行動”。
中國對於美國在印太地區行動的任何升級都極度敏感。中國跟菲律賓有領土紛爭。北京此前指責美國試圖建立太平洋版的北約,而拜登政府則加強了與日本和韓國的安全聯盟。
本周,中國海軍有三艘軍艦在悉尼附近的國際水域航行,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稱這次航行“不尋常”,展示了其在亞太地區投射軍事力量的雄心。
美國國務院本月從一份情況說明書中刪除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措辭,這表明特朗普團隊可能已經在亞洲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北京方面經常要求與其有外交關系的國家支持這句話。目前尚不清楚這一變化是否是故意的,美國堅稱其支持其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
特朗普警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如果烏克蘭不迅速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他將失去一個國家”,在此之際,台灣正密切關注最新事態發展。特朗普政府還暗示可能會考慮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台灣一名外交官表示,盡管俄羅斯和美國的關系將會改善,但台灣最重要的是向特朗普證明自己的價值。
對台北和北京來說,問題在於特朗普自己的政策可能與他的內閣政策不同。在競選過程中,特朗普要求台灣向美國支付安全費用,並質疑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多次承諾“捍衛台灣”的做法。
雖然沒有跡象表明習近平計劃近期攻打台灣,但台北最大的軍事支持者美國采取更溫和的立場可能會使其更容易受到來自北京的壓力。
另一種情況是中國參與特朗普主導的烏克蘭協議。特朗普提出了與普京和習近平舉行三方會談的可能性,他表示三方將同意將國防開支削減一半——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北京的拒絕。
(截圖來源:彭博社)
中國能為烏克蘭提供什麼幫助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表示,美國不會派軍隊前往烏克蘭,任何“安全保障都必須得到歐洲和非歐洲軍隊的支持”。這為某種形式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敞開了大門,其中可能包括中國軍隊,但也不能排除中國直接派遣部隊的可能性。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大校、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波表示,中國可以跟“全球南方”國家以及非北約國家在維和事務上“發揮領導作用”。他說:“這將是中國首次直接參與歐洲安全事務,這有助提升中國的形象並提高國際地位。”
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北京方面是否會參加此類行動時,中國外交部拒絕置評。
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中國問題專家Yu Jie指出,俄烏停火也為北京方面提供了修複與歐洲受損關系的“難得機會”。
北京可以利用其在海外建設基礎設施方面的豐富經驗,通過1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計劃提供廉價信貸,為烏克蘭重建提供援助。中國在2023年關於衝突的立場文件中表示願意做出此類努力,稱:“中國隨時準備提供援助並在這一努力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如果中國軍方或資金進入烏克蘭,之後一旦俄羅斯再次發動侵略攻擊,這會讓習近平原先跟普京的“無上限“的戰略夥伴關系更複雜化。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最新發展會破壞這種關系,習近平計劃於5月訪問莫斯科。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Alexander Gabuev表示,面對反複無常的美國領導人特朗普,中國更有可能打持久戰。畢竟,除非出現健康問題,普京至少能在克里姆林宮任職到2036年。
Gabuev補充道:“你為什麼要為了某個時常改變主意、不值得信任的人,而犧牲與你長久合作的戰略夥伴的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