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台灣股市強勢走揚,收獲航運和鋼鐵領域支撐,再加上電子股全面起漲,促使市場交投熱絡。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數據,全球半導體制造商將在今明兩年建造29座新晶圓廠,而觀察各地區發展,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各有8座晶圓廠房的建設案,領先於其他地區。台積電2奈米新廠房可能建設在台灣高雄市,對此台積電不評論市場謠言。分析師指,操作上由於逐漸入除權息旺季,高股息股可望成為買盤加碼重心,建議趁勢布局股債彈性配置的高股息平衡基金,以達進可攻、退可守雙效。
昨日台股收盤:
隨着美聯儲隔夜再度淡化通脹擔憂,台股周三(6月23日)跟着美股腳步走揚,早盤開高走高,尾盤隨着航運和鋼鐵獲利了結資金湧進市場,電子股全面起漲,推升指數漲幅261.16點或1.53%,收報17336.71點,站回所有均線,成交量達到台幣5247億元。台積電強勢表態,漲幅台幣17元,站回5日移動均線、月線和季線門檻。
美股隔夜走勢:
美聯儲官員周三(6月23日)接連釋出鷹派談話,促使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翻黑,特斯拉領軍科技股,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再創新高。美聯儲隔夜附買回操作(ON RRP)來到8136億美元,刷新曆史新高紀錄,首次交易規模超過8000億美元。
隨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承諾,美聯儲不會以高通脹為由先發制人地升息,美聯儲官員接連釋放鷹派言論,引發華爾街不安情緒。亞特蘭大聯儲總裁波斯蒂奇(Raphael Bostic)預計,多月後進行縮減購債計劃,並預測美聯儲2022年年底前升息。達拉斯聯儲總裁卡普蘭(Robert Kaplan)也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升息,呼籲更早開始縮減量化寬松計劃。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布,對台灣、韓國、泰國和越南進口的輪胎頒布反傾銷稅令和反補貼稅令。
道瓊斯指數下跌71.34點或0.21%,收33874.2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4.60點或0.11%,收4241.84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8.5點或0.13%,收14271.7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1.79點或0.37%,收3197.22點。
台股美國存托憑證(ADR)幾乎全數收高,台積電ADR漲1.50%;日月光ADR漲1.59%;聯電ADR漲1.42%;中華電信ADR持平。
機構盤前分析: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表示,台股匯集四大利多,包:台股企業獲利增長在2021-22 年可逾20%、本益比相對亞洲整體區域折價20%、現金殖利率領先全球、外資回補潛在買盤大,後市有機會創新高峰,高盛證券及大摩皆樂觀預期台股有機會上看 19000 點。操作上,由於逐漸入除權息旺季,高股息股可望成為買盤加碼重心,建議趁勢布局股債彈性配置的高股息平衡基金,以達進可攻、退可守雙效。
第一金全球AI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傑表示,疫苗加速接種,讓制造業活動迅速回複常態,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需求增加。市場指標的日本工具機訂單金額,5月來到1233億日元,年增率1.4倍,連續4個月突破千億日元門檻。
元大投信表示,元大全球AI是台股最早鎖定AI主題的ETF,追蹤的STOXX全球人工智慧指數,挑選出AI營收比重高的概念股,三大核心產業涵蓋演算法、大數據及運算力,凡成分股都必須有過半收入來自這些領域,讓投資者能精準掌握實質受惠AI的尖端企業。
重點關注事件: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周三發布重磅數據,全球半導體制造商將在今年年底前興建19座全新晶圓廠房,而2022年則將再建設另外10座,以滿足通訊、運算、醫療照護、線上服務和汽車等市場對芯片不斷增加的需求,將推高設備支出的金額。而在所有興建中,中國建案領先其他國家或地區,美國居次而歐洲和中東緊追其後。
隨着半導體行業解決全球芯片短缺的力道持續增加,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全球行銷長、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未來幾年這29座晶圓廠房的設備支出預計將超過1400億美元。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晶圓廠房的產能也有助於滿足自駕車、人工智能、高效能運算、5G以及6G通訊等新興應用需求。
觀察各地區發展,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各有8座晶圓廠房的建設案,領先於其他地區。而美洲6座、歐洲/中東地區3座、日本和韓國則各有2座。新廠房主要晶圓以12吋為大宗,總共多達22座,包括2021年15座和2022年啟建的7座。另外其他7座晶圓廠房則分別是4吋、6吋和8吋晶圓,總計29座晶圓廠房每月可生產約260萬片晶圓。
依照產品別區分,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指出,29座晶圓廠房中有15座,每月產能將能達到3萬至22萬片晶圓。記憶體則有4座,每月產能更高達10萬至40萬片晶圓。有鑒於新廠動工後,通常需要花費2年時間才能達到設備安裝階段,因此今年開始建造的新廠房,最快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或2023年啟用。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展望前景,盡管報告預測明年即將開工的晶圓廠房為10座,但也不排除後續還有芯片制造商宣布新建設案,看好並預期數字有往上攀升的可能性。
而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的是,台積電2奈米新廠房可能建設在台灣高雄市,對此台積電不評論市場謠言。但供應鏈認為,台積電的2奈米新廠房已經定調在新竹市或台中市,計劃看來沒有改變。而至於高雄市,即使進入評估名單,但制程規劃上也不是2奈米。
焦點個股信息:
記憶體廠華邦電(TW2344)受惠於記憶體漲價效益發酵,今年第一季獲利攀上10季新高,第二季全產品線全數漲價帶動下,獲利可望持續延續首季倍增動能再翻倍跳增,每股純益上看台幣1元,單季賺超越過去兩年總和再寫新猷,下半年漲價效應再發威,全年獲利將創21年新高。
鴻海(TW2317)宣布,與台灣電動機車大廠Gogoro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MOU),透過與Gogoro的合作,鴻海在電動車的布局從四輪汽車,延伸至二輪智慧電動車輛,以及電池交換技術,未來雙方將攜手提升電池交換技術、智慧電動機車生產能力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