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總統拜登7日宣布擴大對中國芯片出口管制,對於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與創始人張忠謀日前分別接受外媒訪問,均提到台積電讓台灣在供應鏈占關鍵位置,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兩岸情勢暗潮洶湧,中美角力升級到芯片戰,這“已經是交戰等級的制裁手段”。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商務部7日宣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三大禁令,包括不得對中國提供先進制程芯片,也不得提供相關制造及設備,他強調最致命的一擊是“規範持有美國護照的美國人不得在中國的半導體企業工作”,這個禁令出來,所有在中國半導體廠工作的美國人立即陷入抉擇的兩難情境,一個是放棄美國籍,留在中國芯片廠工作,一個是立即辭去工作,前者棄籍可能要補繳稅款,這是非常困難的選擇。
謝金河提到,從2018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列出實體清單,接着限制14奈米以下制程及設備,現在直接針對技術人才的“人”,這已是堅壁清野的最嚴格制裁手段,根據統計,持有美國護照在中國半導體公司上班的高階經理人至少有43人,在7日午夜時分開始有人離職。
(來源:雅虎新聞)
美國罕見采取讓業界措手不及的舉動震驚市場,商業諮詢公司Control Risks駐華盛頓特區的全球風險和情報主管Dane Chamorro警告,拜登政府限制中企接觸美國人才的做法,命中中國科技業要害。
報道比對公司文件和官方網站後,發現在16家上市的中國半導體公司中,至少43名高層是美國公民,而且這些人在公司身居要職,擔任首席執行官、副總裁或董事長,他們在前往中國芯片公司工作前,幾乎都曾在矽谷當地的芯片生產公司或半導體設備公司效力,有些人是因北京政府2008年啟動“千人計劃”後被吸引到中國工作。
半導體業者透露,對許多擔任中企高層的人員來說,美方新規定可能將迫使他們在事業或美國公民,或永久居留權者身分間抉擇。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新禁令也可能影響在中美企的員工,像是中國儲存型快閃記憶體龍頭長江存儲在加州聖塔克拉拉設有辦事處,也恐受到衝擊。
“在中國召開二十大前夕,拜登政府祭出這麼高規格制裁手段,非常不尋常,”謝金河直言,這種堅壁清野的手段,通常只有交戰國才會發生,盡管拜登政府仍把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英國已升級至“威脅”,但如果兩國繼續硬碰硬,美國的制裁可能還會再升高,而且美方芯片禁令已在供應鏈產生寒蟬效應。
據日經新聞引述消息人士所稱,蘋果(Apple)率先表態不再使用長江存儲的記憶體芯片,下一步也可能移動在中國的蘋果供應鏈,接下來一定會衝擊台灣在中國大陸的供應鏈。
謝金河文末總結,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先前劉德音跟張忠謀的訪問,其實他們都話中有話,他直言,兩岸情勢暗潮洶湧,美中角力處處交鋒,未來市場全在中國的企業,恐怕會越來越辛苦。
自從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在8月訪台後,兩岸緊張情勢升溫,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接受美媒專訪時指出,“我認為他們會節制不攻打台灣”,但如果發生戰爭,“台積電會被摧毀,所有一切都難逃被毀”。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先前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訪問,也罕見回應中國大陸若武力犯台,將使世界秩序崩壞,造成美中台三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