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股市>正文

超級罕見!台積電出面反駁“今明兩年成長不變” 半導體4大客戶大砍先進制程訂單

文 / 小蕭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半導體近期市場雜音湧現,晶圓代工領頭羊台積電傳出4大客戶砍單,致使7奈米產能利用率大跌、3奈米僅剩蘋果一家客戶。面對市場傳聞,台積電罕見出面辟謠,強調今明兩年成長前景不變。

美國政府封鎖中國半導體禁令升級所帶來的衝擊超預期,同時更關閉4台EUV設備機台,還有因為需求能見度縮短,傳出放緩高雄廠擴產腳步與規模,及縮減其他廠區采購,設備材料廠不少已接到減單或延後拉貨通知。

對此,台積電罕見再度駁斥多方揣測謠言。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重申2022年第2季法說會中說明,台積電預期2022全年將維持產能緊繃現象。盡管總體經濟的逆風帶來的短期不確定性可能持續存在,認為對於半導體長期需求結構性提升的現象仍然穩固。

若以美元計,台積電未來幾年營收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預計將落在15至20%。而展望2022年,台積電年成長率將落在Mid-Thirties百分比區間(34至36%)。對整體營收與獲利成長的預期維持不變,2023年仍將會是維持成長的一年。

此外,台積電針對機台設備皆有年度規劃,並依循計劃在不影響正常營運的前提下,進行例行維護與升級。據半導體設備業者表示,應無因產能利用率大跌等而導致關閉EUV機台設備的情形發生,主要是相關制程轉換、機台設備升級計劃執行,升級後的單機生產量能將可進一步提升,與傳言完全相反。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成也半導體,敗也半導體,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品出口總值1555億美元,占據總出口的34.8%,半導體佔制造業毛額超過四成,台灣GDP上修或下調全看半導體臉色。

蔡明彰強調,半導體景氣如潮水,潮起潮落,受到消費電子產品庫存調整影響,全球半導體第二季起景氣向下修正,將持續二季到三季,估計2023年第一季庫存調整結束,這部分早已成市場共識,不算是半導體重大利空,不過外資瑞信分析師提出,半導體產業超級景氣循環難再現的論點,若是如此,半導體股價估值恐再下調。

他說道:“這部分要小心,外資認為美國與中國科技戰升級,美國通過芯片法案,使晶圓代工廠分散生產基地,不再集中台灣、韓國,長期造成供給增加,使半導體產業不容易再出現類似2016年至2022年的超級景氣循環。”

當全世界各地都在蓋晶圓廠,台灣半導體出口遭排擠,台積電在美國、日本、歐洲都布局,也將削弱竹科、南科的重要性,甚至週周邊的房地產都可能反轉,現在看這些變數或許杞人憂天。

不過,半導體景氣落入修正,投資人就會有疑慮。外資報告指出,台積電遭聯發科、超微、輝達、高通四大客戶砍單先進制程,關閉4台EUV,等於變相減產,月產能大減1.5萬片,2023年獲利將衰退8%,更有外資悲觀看法,台積電明年產能利用率降至88%,毛利率由目前59%下滑到52%,2023年EPS僅32新台幣,給予2016年多頭循環起漲時的10倍本益比,目標價居然下看350新台幣,出現3字頭價位。

蔡明彰強調,外資報告目標價有時像菜市場隨便喊,當時上看台積電目標價800新台幣比比皆是,還有人喊到1000新台幣,投資人不必隨之起舞,但是台積電停掉4台EUV,變相停產不可掉以輕心,畢竟每台EUV耗資1億美元,這麼昂貴的設備,不運作必然是先進制程訂單減少。

目前7奈米及5奈米占台積電獲利比重52%,明年3奈米量產,拉升先進制程的占比達60%,市場認為晶圓代工砍單只是成熟制程,衝擊力積電、聯電等,如果先進制程也減產,台積電就難以獨善其身。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