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二(9月26日),中國恒大集團股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跌幅高達8%,此前這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的一個子公司未能償還在岸債券。
恒大的主要國內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周一晚些時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它未能支付9月25日到期的40億元人民幣(5.47億美元)債券的本金和利息。
9月25日,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債券簡稱20恒大04;債券代碼:149247.SZ)應於2023年9月25日支付本期債券回售本金及相關利息(9月23日非交易日,順延至其後的第1個交易日)。
公告顯示,本期債券發行總額人民幣40億元;債券期限為3 2年期,本期債券本計息期票面利率為5.80%。本期債券回售行權本金,以及2022年9月23日至2023年9月22日期間利息,應於2023年9月25日完成支付(9月23日為非交易日,順延至其後的第1個交易日)。截至2023年9月25日,發行人未能按期兌付上述債券本息。
該消息出爐前,恒大在上周末表示,由於對恒大的調查仍在進行,恒大無法發行新債,這導致恒大股價周一暴跌22%。
恒大表示,將積極與債券持有人協商,爭取盡快達成解決方案,同時努力化解債務風險,維護債權人權益。
未能付款是恒大遭受的最新挫折。自2021年財務困境公開以來,恒大一直在一個又一個危機中蹣跚前行,並在當年晚些時候違約了其離岸債務。
恒大一直在尋求債權人批準其重組價值317億美元的離岸債務的提議,其中包括債券、抵押品和回購義務,這可能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此類重組活動之一。
根據今年3月公布的計劃,恒大向海外債權人提出了多種選擇,包括將所持部分債務轉換為10至12年期的新票據。
在北京的支持措施以及另外兩家主要開發商與其債權人達成債務協議的背景下,該開發商的最新困境扭轉了占中國經濟約四分之一的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短暫喘息。
自2021年監管機構遏制債務推動的建築熱潮後,房地產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危機以來,一系列中國領先開發商出現了境外債務違約。許多違約開發商一直在努力讓其海外債權人批準債務重組計劃,以避免混亂的倒閉或被迫進入清算程序。但這些計劃中沒有多少成功的。
路透社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NBS)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未售出房屋總建築面積為6.48億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