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公布第一季度經濟強勁增長以來,中國股市遭遇了嚴重拋售,這一跡象表明,投資者對中國能否維持反彈表示懷疑。
自4月18日中國公布季度年增長率為4.5%以來,滬深兩市基準指數成分股的市值總計縮水近3.6萬億元人民幣。追蹤中國在紐約上市的頂級科技集團的納斯達克金龍指數(Nasdaq Golden Dragon index)成分股公司的市值也縮水超過310億美元。
這種拋售反映了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人們擔憂中國政府多年來破壞性的新冠清零政策所帶來的經濟複蘇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出現變化。分析師表示,整體經濟增長的優異表現,實際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股市拋售,表明中國對通常有助於提振股價的刺激措施的需求,沒有許多國內投資者預期的那麼大。
華僑銀行(OCBC Bank)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Tommy Xie表示,在中國央行上周甚至沒有暗示未來可能出台刺激措施之後,中國市場情緒進一步惡化。
盡管散戶投資者存在這樣的擔憂,但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內地股市信貸增長強勁,成交量高——北京咨詢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師Thomas Gatley通常將這些情況與中國股市的上漲聯系在一起。
Gatley表示,股市在原本有利的環境下大幅下跌,可能反映出人們對未來的政策支持普遍缺乏信心。最近中國網上討論的焦點是,政策制定者“已經在大力推動信貸增長,因此(現在)他們將放緩”。
“人們可能會覺得,政策制定者的掌舵並不一定像人們曾經認為的那樣穩定,或者不像人們曾經認為的那樣以增長為導向。”他指出,中國監管部門對科技和房地產行業進行了長期打壓,而這些行業曾是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業動力的高增長核心。
拋售股票的並不僅僅是中國投資者。根據交易所數據進行的計算顯示,自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發布以來,海外投資者已拋售了價值逾126億元人民幣的滬深上市股票。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Kinger Lau表示,在總體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後,全球投資者拋售中國股票“顯然不尋常”。“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私營企業和企業家的信心水平仍然相當低”。
盡管上周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增長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零售銷售和出口均大幅增長,但私營部門的投資卻落後於其他部門。與國有企業相比,私營部門獲得貸款的渠道不那麼便利。
中國至關重要的房地產行業的增長也依然低迷。近年來,中國政府在全行業範圍內打擊杠杆,導致房地產行業陷入流動性危機。
“在決定是否投資中國股市之前,投資者將在下周左右的時間里尋找更清晰的收益信息,”Lau說,“但總體而言,我們強烈認為未來幾個月基本面將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