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到2025年,加拿大將有145萬新購房者。他們到底能住在哪里?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本文轉載自房大師

加拿大統計局的新研究指出了一個痛苦但不可避免的事實——加拿大想要更低的房價和更多的移民,但這並不能兩者兼得。 想要妥善迎接這樣的變化,加拿大需要迫切改變人口聚集的大城市的分區,尤其是在溫哥華和多倫多。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到2025年,加拿大將成為數十萬新亞洲購房者的家園,這是145萬新移民的一部分。

無論他們來自哪里,加拿大的新永久居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需求:住房。

許多新居民將尋求購買房屋。新的外國買家禁令不會禁止這一點,因為它明確規定了永久居民的例外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份2020年的研究中發現——中國和印度移民與房價上漲之間存在直接聯系。Morteza Moallemi 和Daniel Melser的這項名為“移民對澳大利亞房價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上。

雖然該文件涉及澳大利亞市場,但澳大利亞在負擔能力和住房供應方面與加拿大的情況相同,因此具有參考價值。

加拿大具備高負擔能力的所有先決條件

過去20年的曆史告訴我們,即使沒有一個外國買家或新的永久居民,加拿大也具備房地產價格飆升到普通買家無法承受的所有先決條件。

加拿大嚴格的分區規則和廉價融資推動家庭債務水平年複一年地越來越高,最終使加拿大成為世界上最負擔不起的地方之一。

2023年1月,CREA報告稱,加拿大全國平均房價為$612,000加元,是稅後家庭收入中位數的10倍。

在大流行期間,盡管移民、人口增長和外國購買量直線下降的外部條件下,加拿大住房市場仍然經曆了最大幅度的價格上漲。

雖然自大流行以來房屋價格已經下跌,但它們的跌幅似乎仍不足以讓市場容納近150萬新居民。大城市的空置房屋和有限的房屋密度,以及原有的分區規則都在限制新住房的建設。

圖片來源:realestatemagazine

空屋之地

加拿大越來越多地被稱為空屋之地。加拿大經濟分析中心首席執行官保羅·斯梅塔寧 (Paul Smetanin) 面對媒體采訪時曾披露過一組數據——自2001年以來,占該地區土地面積約58%的多倫多地區已經失去了478,000人。

罪魁禍首不是空置房屋的外國買家,而是空巢老人被“過度安置”——他們住的房子太大了。斯梅塔寧指出多倫多地區有200萬間備用臥室,金馬蹄地區有500萬間備用臥室。

空巢老人並不是占用住房資源的主要原因。斯梅塔寧認為,分區政策將城市三分之二的住宅用地限制為每棟建築只有一戶人家,這是罪魁禍首。

這些問題不僅限於多倫多。溫哥華也在努力轉向平衡增長的發展模式,為所有價格區間的人們提供多種住房風格。

在2020年7月的一份報告中,多倫多地區房地產委員會發現市政分區限制使該市缺乏各種住房。相反,大多數城市地區由低密度的單戶住宅組成。

該報告建議通過在這些地區啟用中層和中密度住宅來解決缺失的中間層。報告發現:“在多倫多所有社區允許使用二手房可能會導致迅速增加 30 萬至 40 萬套住房。”

有些人提議對土地使用進行更劇烈的改變,而不是簡單地改變已經用於住房的區域的分區。UBC大學的兩位教授認為,情況已經變得如此糟糕,以至於溫哥華必須將價值200億加元的城市土地(包括高爾夫球場)轉變為經濟適用房和自然公園。

無論具體政策如何,多倫多和溫哥華都需要制定新的分區策略來創造更多經濟適用房。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