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春拍古董精華:乾隆視角下的永宣宮廷藝術珍品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保利春拍古董精華:乾隆視角下的永宣宮廷藝術珍品

文 / Siss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收藏的樂趣,不僅在於欣賞器物本身的高超技藝,更在於細味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本季北京保利春拍,這家行業巨頭帶來了一系列禦器珍品,從禦題詩漆器到“永平安頌”青花瓷,從禦制古琴到“百花不落地”琺琅彩,橫跨明清兩代的藝術巔峰,展示了帝王的審美能力、統治策略、民族自豪感以及深藏的私人情感。

讓我們從永樂宮廷的剔紅蓋盒開始,代入乾隆皇帝的視角,開啟這趟藝術精華巡遊。

Lot 6417︱明永樂 乾隆禦題詩剔紅茶花蓋盒

(來源:保利)

此蓋盒上刻有“大明永樂年制”款和乾隆禦題詩印章,尺寸為直徑23.3 cm,高7.7 cm。此珍品曾由法國貴族P-L收藏,現於法國私人藏家手中。

明末清初成書的《春明夢餘錄》有言:“宣德之銅器,成化之窯器,永樂果園廠之髹器,景泰禦前作坊之琺琅,精巧遠邁前古。”

永樂朝漆器聞名天下,和皇帝本人的喜好有莫大關系。

(來源:保利)

乾隆五十年所作的禦題詩《詠永樂雕漆茶花盒》,見於《清高宗禦制詩》中,詩中讚美了此蓋盒雕工圓潤無刀痕,並以書畫的角度形容其雕工的精妙。蓋面和立牆雕有紅漆花紋,飾以十數朵山茶花和各種花卉,雕工細膩,花紋栩栩如生,展示了永樂時期的頂尖雕漆工藝。

乾隆在詩中寫道:“別翻花譜樣,圖作寶珠叢。朵朵能承露,枝枝如受風。雕幾泯痕跡,深淺謝皴烘。以置趯台里,真稱照殿紅。”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乾隆帝對這件作品的高度讚賞。他特別喜歡這件作品雕工的圓潤無痕,以“雕幾泯痕跡”來形容其精湛技藝。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有名的“補桐書屋”便是位於瀛台。若此上髹朱漆的古琴與本剔紅茶花蓋盒同時置於瀛台,真是兩相輝映,“真稱照殿紅”。

Lot 6408︱明宣德 禦制青花“永平安頌”高足碗

(來源:保利)

此高足碗刻有“宣德年制”款,直徑16.8 cm,曾於1985年12月10日和2009年4月8日分別在倫敦蘇富比和香港蘇富比拍賣。該碗通體施釉肥厚,釉色明潤,外壁書寫藏文“平安頌”經文,青花發色蒼雅淋漓,展現了宣德年間青花瓷的極致工藝。

(來源:保利)

元朝覆亡以後,中原政權和藏佛關系仍見密切。明初宣德帝一方面篤信藏佛,同時又以宗教籠絡為治藏政策。是故,此朝禦制佛教重器輩出,無論是瓷質供器、鎏金銅像、唐卡聖像,皆不乏巨作絕品。這件禦制青花“永平安頌”高足碗,正是個中代表作,盡顯這位九五至尊的個人信仰與政治權術。

Lot 6369︱清乾隆 仿汝天青釉大六方瓶成對

(來源:保利)

此六方瓶高69 cm,刻有“大清乾隆年制”款,曾由Roddy Mcdonnell於1950年代從倫敦獲得,後由Sir John Farrington購得。瓶身古樸端莊,釉色寧靜淡雅,紋片疏朗,釉面滋潤凝重並有玉質感,韻味雋永,正是難得燒成的佳器。

(來源:保利)

宋代美學,以一眾名窯燒制的單色釉為例,便在陶瓷世界達到了器形與顏色的極致,成為簡約美學之一代絕唱,並深刻地影響了此後千載歲月的宮廷禦器。清帝對汝窯極為推崇,仿制了大量汝窯作品,本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Lot 6305︱清乾隆 禦制“湘江秋碧”琴

(來源:保利)

此琴長101.5 cm,腹款上刻有乾隆禦制詩文:“不解攫醳解琴意,七弦掛壁何不可。暉十有三丁晨星,導和理性圖書左。湘江夜月來水仙,窗映飄蕭綠陰鎖。何須鳴玉覓金儒,愛渠亦複周旋我。”此琴為乾隆十年秋補桐書屋制,極具曆史和藝術價值。

(來源:保利)

乾隆年間,一棵梧桐樹枯死了。這棵梧桐一直陪伴在乾隆讀書的書屋前,老梧桐之死令乾隆百般感觸,黯然神傷,作詩曰:“瀛台雙桐向所有,因循枯一成獨樹。秋夜春朝失侶陰,認巢好鳥徘徊去。”這位文青皇帝不忍餘下的那棵梧桐“喪侶”,命人在旁補植新樹,兼把書屋更名為補桐書屋。

Lot 2647︱清雍正 禦制琺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圓

(來源:保利)

此茶圓直徑10 cm,高5.7 cm,刻有“雍正年制”款,曾於1981年、2013年和2017年三度在香港蘇富比拍賣。其圖錄曾被輯入《香港蘇富比20周年》,展示了蘇富比在香港的藝術成就。

“百花不落地”瓷器,又稱“萬花錦”或“錦地夾彩”,據記載為宮中賞花時節所用,寓意萬花獻瑞,盛世長春,堪稱大清早期錦繡山河的縮影。此類瓷器雖然創燒於雍正時期,但存世品極為稀少,除北京故宮舊藏外,另外兩件均曾在拍賣會上出現。

本茶圓的紅花以亮點並調合白彩繪花瓣亮處,造成明暗對比效果,使整體紋飾更見立體逼真,乃典型受西洋影響的琺琅彩畫工。同樣是牡丹和荷花的黃花,卻使用了中國畫平塗的方式描繪,勾邊的更是礬紅而非琺琅,或因前者效果更符合院體工筆花卉繪畫特點。

在琺琅彩花卉的畫法上,雍正曾下旨要求“菊花瓣畫單了”,要“照千層疊落花瓣畫”。此茶圓之菊花,花瓣層疊緊簇,正是這種“千層疊落”的典型代表。

(來源:保利)

“百花不落地”對雍正來說是一個獨特的主題,因為這位帝王素來不喜過度奢華與複雜的設計。然而,即使在花海之中,他還是展現了高雅美學。花卉雖多,但主次分明,間以枝葉襯托,布局疏朗,令人感到清新脫俗。

琺琅彩瓷,始創於康熙一朝,專供禦用或皇室玩賞,成本高、產量少,連得寵大臣也不會輕易賞之,在清朝瓷器中至為矜貴。琺琅彩料燒成後有透明玻璃質感,繪畫色地上堆料厚,有層次分明的實感,本茶圓正是其中佳例。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