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地產商撰文:一招化解加拿大住房危機——政府,請走開!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加拿大地產商撰文:一招化解加拿大住房危機——政府,請走開!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化解加拿大住房危機,是不是應該依靠各級政府發布的補貼及各種應對計劃?作為加拿大一家知名私人房地產投資公司的創始人,喬恩·洛夫(Jon Love)的答案是:不。

Jon Love在《金融郵報》撰文指出,這些計劃治標不治本,因為住房問題的根源在於:過度征稅和嚴格的建築監管,限制了供應並抬高了成本。換句話說,供不應求才是問題的本質。

Jon Love說,加拿大的住房開工高峰出現在 1976 年,交付了 273,000 套新房,而那時的人口約為 2350 萬。如今,人口增加到 4150 萬,住房開工數卻不及當年。這就是為什麼加拿大的人均住房數量在 G7 中最低,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中排名第 25 位。

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這是經濟學規律。除此之外,新房建設的過度征稅和監管成本負擔也轉嫁給了買家或租客。

如今在多倫多,所有新建住房的成本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三級政府的稅費、雜費、征稅等,而專門建造的公寓樓則可免征 HST。設想一下,如果這些費用能夠免除,房屋租金將下降三分之一,許多擱置的住宅項目將因為成本下降而變得可行,新房供應將大大增加。市面上房屋總量增多,價格自然下調。

免除開發費、建築稅和征稅,會不會讓政府收入減少,加大財政壓力?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對政府來說,房地產稅收是長期收入來源,遠比一次性繳納的開發費更有價值。

免除新建住房的一次性稅費,建設速度便可以加快,房地產稅基得以擴大,從而產生比未開發土地更多的稅收收入。但多倫多的現狀卻與此相反:高額的建築稅阻礙了新住房的建設,損害了每個人的利益。政府只看重一次性費用,卻忘了提高房產稅將帶來長期的高收入。

另一方面,監管制度也造成了成本上升,並減少房屋供應。一個典型的項目,從土地征用到開工需要三四年時間,而由於延誤,授權成本高達數百萬加元。試想,購房者或租房者為此將承擔多少額外支出?

聯邦選舉中,保守黨和自由黨的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保守黨專注於取消稅收和解決監管問題,以釋放私營部門的潛力,因為私營部門擁有執行這些政策所需的規模、技能和資本。

如果給予行業建設許可並減少建設成本,私營部門將能夠大幅增加新房供應量,進而促成價格下降,這是經濟規律的體現,它會影響到每個人。

自由黨宣稱,有意進入住房開發業務。而過往在相關領域的不良記錄,讓人不得不懷疑,聯邦政府難道要既擔負監管職責,又要扮演房產開發商嗎?

因此,如果想要更實惠的住房,選民需要向政客發出明確的信息:釋放我們世界一流的開發行業,而不是由政府重建。請允許大大小小的開發商以簡單的三部曲化解住房危機:

取消一切形式新住房建設的所有稅費。

改革監管流程,在六到九個月內發放許可證。

激勵建築商建設,擴大房地產稅基。

Jon Love總結說,住房危機是糟糕的公共政策造成的,可以通過開明的政策加以解決。加拿大擁有世界一流的開發產業,只需解除束縛,一切都將改變。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