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中國平安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作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平安在本季度交出了一份穩健而富有亮點的答卷,展現出其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戰略動能。
歸母營運利潤穩中有升,壽險業務表現搶眼
一季度,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379.07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達到268.64億元,同比增長5.0%。最引人注目的是壽險新業務價值的飆升,達128.9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9%,遠超市場預期。以標準保費計算,新業務價值率提升至32.0%,同比躍升10.4個百分點。
平安壽險業務已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這得益於其持續推進的“4渠道 3產品”戰略,強化渠道建設並深化產品創新。代理人渠道表現穩定,新業務價值增長11.5%,人均新業務價值上升14.0%;銀保與社區金融渠道更是交出翻倍增長的驚豔成績,分別同比增長170.8%與171.3%。
多元渠道戰略深化,客戶經營能力持續增強
平安早在2019年11月就率先行業推進壽險改革,至今已曆六年,階段性成果開始顯現。在“做優、增優、育優”三優平台戰略下,平安的多渠道協同優勢日益凸顯,尤其在銀保市場格局重塑的當下,平安的網點布局和績優隊伍建設正在釋放乘數效應。
中信證券指出,考慮到平安整體保費市場份額,其銀保業務仍具備四倍以上的增長空間。隨着產品體系的持續優化,平安正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保險服務平台。“添平安”保險 服務方案的推出,標誌着平安從單一保障向“保險 醫療 養老”一體化生態的戰略躍遷。
綜合金融協同發力,客戶價值穩步提升
截至2025年3月底,平安個人客戶數達近2.45億,較年初增長1.0%。其中,持有集團四個及以上合同的客戶留存率高達98.0%,服務時間超過五年的客戶留存率更是高達94.6%,顯示出強大的客戶黏性與客戶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新增客戶864萬,同比增長20%,產品滲透率持續上升,人身保障類產品滲透率提升至45.8%。
在資產端,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5.9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3%;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1.3%,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展現出穩健的資金運用能力。
醫療養老戰略落地提速,服務生態圈逐步成型
作為中國最早探索“保險 醫養”融合路徑的金融集團之一,平安正加速打造覆蓋全國的醫療養老生態系統。截至2025年3月,平安健康管理已服務近1000萬人,居家養老服務覆蓋75個城市,累計服務19萬人;旗下高品質養老社區在上海、深圳等五個城市布局六個項目,年內有望正式開業。
目前,平安近63%的個人客戶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權益,這部分客戶的合同數量和資產管理規模(AUM)均顯著高於普通客戶,分別為後者的1.6倍和4.0倍。醫療與保險的協同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成為推動健康險業務高質量增長的重要支撐。一季度,集團醫療養老相關企業客戶突破4.2萬家,健康險保費收入達385億元。
AI賦能主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
科技是平安持續增長的核心底座。依托“953”AI護城河戰略,平安將人工智能廣泛嵌入銷售、服務、運營、風控等核心流程。截至2025年一季度,平安AI坐席服務量已達4.5億次,覆蓋客服總量的80%,顯著降低運營成本並提升響應效率。
在核保與理賠方面,93%的壽險保單實現秒級核保,閃賠比例達到56%,保單複效率提升12%;智能風控系統累計攔截理賠欺詐金額達34.2億元,同比上升14.0%。此外,平安還持續推動大模型與業務場景的融合,已累計訓練超3.2萬億高質量文本語料、75億圖片語料,構建起強大的行業垂直模型。
投行積極看好,平安估值邏輯重塑中
多家國際投行對平安的發展前景給予積極評價。JP摩根重申“買入”評級,認為其壽險增長勢頭強勁,有望帶動股價重估;高盛則將平安列入“AI驅動營收增長”的非科技公司代表;瑞銀看好其AI基礎設施與專業團隊,給予其H股目標價上調至6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