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當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官員於1月下旬上次開會時,美國經濟看起來相當穩健:就業市場保持強勁,2023年第四季度GDP增長表現良好,盡管通脹頑固,但已較兩年前的峰值大幅下降。
然而,短短七周後,經濟形勢驟變。
本周二(3月18日)至周三,美聯儲將召開最新貨幣政策會議,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及其同僚可能面臨更複雜的決策環境:通脹雖有降溫,但仍處於高位,且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貿易摩擦加劇,政府支出和就業崗位的縮減正在打壓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可能拖累經濟增長,並導致失業率上升。
這種經濟環境下,滯脹風險開始浮現——即經濟增長停滯,同時通脹依舊高企。這種局面曾在1970年代嚴重困擾美國,即便經曆衰退,通脹仍未能消退。
滯脹挑戰:美聯儲陷入兩難境地
如果滯脹風險加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選擇將變得更加複雜:通常情況下,美聯儲會通過加息或維持高利率來抑制通脹;但如果失業率上升,美聯儲通常會降息,以降低借貸成本,刺激經濟增長。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經濟是否會真正陷入滯脹。但即使是溫和版本(即失業率從當前4.1%上升,而通脹仍高於2%),也將給美聯儲帶來巨大挑戰。
“他們正在面對一張複雜的經濟‘大網’,”美聯儲前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埃絲特·喬治(Esther George)表示。“一方面,通脹仍具黏性;另一方面,經濟增長若開始放緩,勞動力市場將受到衝擊。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局面。”
美聯儲今年降息幾次?
本周會議上,美聯儲幾乎肯定會維持當前利率不變。在會議結束後,美聯儲將發布最新季度經濟預測,市場預計官員們仍會維持2024年降息兩次的預測(與去年12月一致)。
市場預期 vs. 美聯儲表態
華爾街投資者押注今年將降息三次(6月、9月、12月),原因是擔憂經濟放緩將迫使美聯儲采取更多行動。
美聯儲此前已在2024年初暫停降息進程,並表示將“觀望”更多經濟數據,以決定下一步行動。
通脹預期急升,引發市場不安
最近的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長期通脹預期大幅上升,為1993年以來最大增幅;若消費者普遍預期物價繼續上漲,可能導致企業提高工資和商品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脹。
盡管部分經濟學家認為調查數據仍是初步版本,但該信號足以引起市場警惕。與此同時,金融市場對長期通脹的預期(基於債券收益率)在過去幾周反而有所下降。
近期通脹數據表現不一: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周意外下降至2.8%(前值3%),這是五個月來首次回落;但美聯儲更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預計在本月晚些時候公布,可能仍維持高位。
如果長期通脹預期持續上升,美聯儲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加快通脹降溫進程。
特朗普關稅:通脹會否再度飆升?
特朗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可能成為通脹的關鍵變量:2018-2019年,特朗普首次加征關稅時,整體通脹並未大幅上升,因為當時關稅範圍較小,且部分行業(如鋼鋁)獲得了政策豁免;但目前的關稅覆蓋範圍更廣,且美國民眾已經經曆了過去兩年的高通脹,因此對物價上漲更為敏感。
鮑威爾在3月7日的講話中提及:若關稅僅導致一次性價格上漲,不會對整體通脹形成持續壓力;但如果關稅不斷升級,或者稅率提高至更高水平,那麼通脹可能會受到長期影響。
就在鮑威爾發表此言論的一周後,密歇根大學消費者通脹預期飆升,加劇了市場對未來物價走勢的不安。
市場展望:美聯儲政策將如何應對?
當前美聯儲的處境並不輕松:如果經濟增長放緩,美聯儲將面臨降息壓力;但若通脹預期升溫,降息可能會導致價格進一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