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汙染大國中國現在自認為是全球氣候救星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經濟學人:汙染大國中國現在自認為是全球氣候救星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經濟學人的報道指出,中國已經占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的近40%。

哪些國家應該投入更多資金拯救地球?

這是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上,外交官和活動人士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許多人普遍認為中國應該承擔更多責任。

西方國家指責中國對幫助貧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貢獻不足。過去近20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中國官員對此進行了反駁,指出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其曆史排放量低於美國和歐洲。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在綠色轉型方面的投入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中國正在推動全球對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這使得這些技術的推廣速度比十年前快得多,令人難以想象。

根據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的數據,2018年至2023年間,全球在將原材料轉化為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EV),以及其他綠色技術的煉廠和工廠的投資總額達到3780億美元。其中將近90%的投資來自中國。

盡管歐洲和美國已經開始增加投入,但預計到2024年,中國仍將占全球總投資的四分之三以上。

得益於這些投資,中國生產的清潔能源設備遠超任何其他國家。中國企業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用於電動汽車)能夠滿足全球的需求。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制造了全球八成的太陽能電池板,其產能足以將目前的產量翻倍。

通過大規模生產以及企業間的激烈競爭,中國企業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中國不僅供應清潔能源技術,也在推動其需求。

盡管中國目前超過一半的電力仍由煤炭發電,但去年中國企業接入電網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容量達到約300吉瓦,占全球新增容量的近三分之二。相比之下,英國的總發電容量僅為100吉瓦。

今年6月,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農場在新疆的西部地區上線,覆蓋了相當於兩倍曼哈頓大小的沙漠區域。

此外,中國建設的核電站數量也超過其他任何國家。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2022年全球在部署清潔能源技術上的支出達到1.8萬億美元,其中38%發生在中國。

在投資規模方面,中國有兩個顯著優勢。一是高儲蓄率,使得經濟增長長期以來更多依賴投資而非消費。二是中國的集權政府能夠將大量投資引導至其優先發展的領域。

例如,在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政府投入了巨額資金發展房地產、道路和鐵路(如今中國在這三方面都非常充裕)。

過去十年,政府將更多資金投入了清潔能源領域。

中國的一些投資動員方式,在其他國家也能找到類似例子。例如,與德國和日本一樣,中國通過上網電價補貼(即保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價格高於市場價)來激勵可再生能源發電。

此外,中國鼓勵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將資金引導至環保項目。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

但在其他形式的國家支持方面,中國尤為獨特。所謂“政府引導基金”直接入股私人企業以支持研發。國有銀行則提供大量低息貸款。地方政府還競相向企業提供低成本土地和稅收優惠等豐厚補貼。

根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2009年至2023年間,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共獲得了2310億美元的補貼。

不過,投資浪費是一個大問題。由於中國各地區爭相打造地方“冠軍企業”,投資項目往往被重複建設。大量補貼也使省級、縣級和市級政府債務問題愈發嚴峻。

此外,生產能力超過國內需求,導致清潔能源產業面臨產能過剩。受此影響,中國的電池和太陽能制造商正經曆一輪痛苦的整合。

西方政府常指責中國的補貼導致不公平競爭。但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勞里·米勒維爾塔指出,中國清潔能源的成功歸功於多方面因素。中國長期以來是制造業大國,企業擁有大量工程專業人才。

中國對電力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為新發電容量提供了穩定的市場。(相比之下,許多西方國家在2010年代電力需求停滯甚至下降。)此外,中國企業如寧德時代(全球最大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和比亞迪(電動汽車巨頭)展現了靈活性和創新能力。

國際市場上的爭議

盡管如此,中國對外輸出綠色技術引發了一些地區的反彈。美國和歐盟指責中國通過出口過剩產能,向國際市場傾銷低價產品,導致本土企業無法競爭。兩者都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征收高額關稅。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甚至威脅要發動全面貿易戰。

面對這些挑戰,中國的政策正在演變。隨着清潔能源產業的成熟,國家對其支持正在減少。2021年,可再生能源的上網電價補貼被取消,因為太陽能和風能的成本已經具備與化石燃料競爭的能力。對電動汽車的購車補貼也在逐步退出。

這並不意味着行業會崩潰。

中國仍需要大量電力。即便沒有到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也確保了使用量。此外,中國領導人對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感到擔憂,更加青睞能源結構的多樣化。

他們還將清潔能源視為國家經濟藍圖的核心組成部分。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計算,去年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占中國GDP增長的4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清潔能源為“新生產力”,這是他用來描述中國必須在全球舞台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未來產業之一。

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伊拉里亞·馬佐科指出,中國清潔能源行業的成功現在已與習近平本人密切相關,“無論面臨多麼艱難的時刻,這些行業都已成為優先領域。”

換句話說,如果世界允許,中國將繼續為全球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提供便利。

來源:加美財經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