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導言:美股期權市場風向突變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13日,美股市場呈現分化格局,英偉達隔夜大漲超6%,特斯拉連續兩日反彈累計漲超11%,而美國航空則下跌近5%,年內累跌近40%。期權市場交易活躍,反映出投資者對科技股與航空股截然不同的情緒。英偉達看漲期權成交火熱,特斯拉看跌占比回落,美國航空則因盈利預警承壓明顯。本文將聚焦三大個股的期權數據與市場動態,剖析背後驅動因素,並結合機構觀點展望未來走勢。
英偉達:股價漲超6%,看漲期權火爆
英偉達隔夜股價飆升超6%,期權市場熱情高漲,看漲期權占比升至63.2%。數據顯示,周五到期、行權價分別為125美元、120美元和115美元的call單成交量居前,均被投資者搶籌,多張看漲期權升幅超1.8倍。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的持續領先地位,以及市場對其Blackwell架構需求的樂觀預期,推動了股價與期權交易的雙重熱潮。然而,供應短缺與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對其估值構成挑戰。
行權價 | 到期日 | 期權類型 | 市場表現 |
---|---|---|---|
125美元 | 3月14日 | Call | 成交量高,升幅超1.8倍 |
120美元 | 3月14日 | Call | 搶籌明顯 |
115美元 | 3月14日 | Call | 市場追捧 |
特斯拉:兩日漲11%,看跌情緒退潮
特斯拉股價連續兩日反彈,累計漲幅超11%,期權市場看跌情緒顯著回落,看跌占比降至49%。期權鏈顯示,本周五到期、行權價250美元的call成交量最高,達13.2萬張,未平倉量2.7萬張;245美元行權的put成交9.5萬張,未平倉量僅4855張。此外,昨夜一筆巨額交易引人注目:某大戶以248.925美元股價賣出5月16日到期、130美元行權的call,涉資3660萬美元。這一交易顯示部分投資者對特斯拉中長期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近期表示:“2025年將是自動駕駛技術突破之年。”這或許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
美國航空:跌近5%,航空股盈利預警加劇
美國航空隔夜下跌近5%,年內累計跌幅近40%,期權成交量激增至50萬張,約為30日均值的3倍,看跌占比達54.7%。期權鏈上,4月17日到期、行權價10美元和12美元的put成交量均接近5萬張,後者未平倉量超5萬張,顯示市場悲觀情緒濃厚。航空板塊近期風波不斷,繼達美航空下調盈利預期後,美國航空和美聯航相繼預警,稱經濟不確定性導致需求疲軟。美國航空高管周二表示:“一季度虧損可能擴大,收入增長放緩超出預期。”
機構觀點:市場分化下的投資策略
“英偉達的漲勢由AI需求驅動,看漲期權熱潮反映市場對其增長的信心。但短期波動風險上升,建議關注125美元支撐位。” ——高盛分析師Tammy Qiu,2025年3月13日
“特斯拉反彈顯示投資者對其自動駕駛前景的樂觀預期。3660萬美元call賣單表明大戶看好中長期價值,但需警惕回調風險。”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2025年3月13日
“美國航空的盈利預警加劇了航空股的下行壓力,看跌期權占比上升反映市場避險情緒,短期內難見反彈。” ——花旗分析師Stephen Trent,2025年3月13日
“科技股與航空股的分化凸顯市場結構性機會。英偉達和特斯拉仍是資金寵兒,而航空股需等待宏觀環境改善。” ——瑞銀分析師David Lesne,2025年3月13日
“期權數據顯示,英偉達短期看漲動能強勁,但美國航空的看跌情緒可能拖累板塊表現,投資者應分散配置。” ——巴克萊分析師Brandon Oglenski,2025年3月13日
編輯總結
美股市場當前呈現明顯分化,英偉達憑借AI熱潮帶動股價與期權交易雙升,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預期下反彈強勁,而美國航空因盈利預警承壓加劇。期權市場數據揭示了投資者對科技股的追捧與對航空股的避險情緒並存,短期內科技板塊仍具吸引力,但航空股需更多積極信號扭轉頹勢。
名詞解釋
看漲期權(Call):賦予持有者在到期日以約定價格買入股票的權利。
看跌期權(Put):賦予持有者在到期日以約定價格賣出股票的權利。
未平倉量:尚未結算或執行的期權合約數量。
2025年相關大事件(截至3月13日)
3月11日:達美航空下調一季度盈利預期,航空股集體承壓。
2月20日:特斯拉發布自動駕駛技術更新,股價單日漲超8%。
1月15日:英偉達宣布Blackwell芯片量產計劃,股價創年內新高。
來源:今日美股網